相如情思冷于灰

出自宋朝虞集的《代祀西岳答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 其二
栈道年年葺旧摧,已将平易履崔嵬。经行关辅图中见,梦恋乡山马上来。
诸葛精神明似日,相如情思冷于灰。重思亲舍犹南国,愿托江波去却回。
代祀西岳答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 其二拼音解读
zhàn dào nián nián jiù cuī
jiāng píng cuī wéi
jīng háng guān zhōng jiàn
mèng liàn xiāng shān shàng lái
zhū jīng shén míng
xiàng qíng lěng huī
zhòng qīn shě yóu nán guó
yuàn tuō jiāng què hu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经过一条历经风雨的栈道,感叹它的年久失修,但依然崎岖。在路途中,他看到了地图上标注的关隘和边境,心中想起故国的山川河流。他比喻自己为诸葛亮那样有智慧、有远见;同时也觉得自己像相如那样感情冷淡、黯然神伤。最后,他想回到南国故土,但又希望能够漂泊江海,寻找更广阔的天地。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未来的思考与期许。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代祀西岳答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经过一条历经风雨的栈道,感叹它的年久失修,但依然崎岖。在路途中,他看到了地图上标注的关隘和边境,心中想…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经过一条历经风雨的栈道,感叹它的年久失修,但依然崎岖。在路途中,他看到了地图上标注的关隘和边境,心中想起故国的山川河流。他比喻自己为诸葛亮那样有智慧、有远见;同时也觉得自己像相如那样感情冷淡、黯然神伤。最后,他想回到南国故土,但又希望能够漂泊江海,寻找更广阔的天地。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未来的思考与期许。折叠

作者介绍

虞集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5282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