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雁行斜御筵

出自唐朝吴融的《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
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
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
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
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
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
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
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
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
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
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
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
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拼音解读
rén yún
zhú
zhú ròu
nǎi zhī wèi rán
zhōu dàn zhēng tīng
wén jūn suì suì shí
yīn liù jiē shēng zhī
jiù zhōng shí sān xián zuì miào
yīng gōng chū nián fāng shǎo
qīng cōng guàn zǒu zhǎng qiū
chéng ēn méng zhào
yàn háng xié yàn
qiāng jīn jiá líng fēi yān
shǐ gèng cán yuè
qiē qiē qīng chán
yòu shí xià duī xià
líng líng cāng quán
hóng 鸿 mén dòu chū xiàng
zhī jīn suō fēi shàng tiān
yǒu shí shàng yuàn fán huā
yǒu shí tài qiū kuò
dāng tóu zuò chuāng shēng
mǎn zuò hǎo fēng shēng
tiān yán kāi
shèng xīn yuè
jīn bái zhū zhān
chū lái xiá gèng hái jiā
qiě shàng qīng lóu zuì míng yuè
nián jiāng liù shí zhuǎn jīng
xiě yuán xīn shēng
jìn lái shì hái chóu chàng
chūn huāng yān cǎo píng
gòng fèng gòng fèng qiě tīng
xìng shuāi kàn
zhī zhōu liáng zhōu
jìn shì tài píng shí
dàn jūn wáng shēng
yào tíng xián lè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李周弹奏竹筝的美妙音乐与其在当时的声望。作者通过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来说明在古代音乐中,竹筝的地位高于丝弦,但仍不如瑰丽的宫廷音乐和美味的美食。然而,李周弹奏竹筝的功力和才华却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竹筝的价值。 诗歌中详细描写了李周弹奏竹筝的情景,包括他从13根琴弦中选出应宫最为优美的一根弹奏,青骢前来听他演奏,他被召往上苑表演等等。他的音乐如同切切清露蝉和苍崖泉般的清凉美丽,如同织女金梭飞上天般的神秘华丽。他的音乐成为宴席上的吸引人们的焦点,天颜也在听后满意赐物。 诗人还提到自己年将六十,经过岁月锤炼的李周已经变得技艺精湛,自创梨园新曲声。但是,他对故乡的荒凉和缺乏关注,让诗人感到惆怅。最后,作者呼吁君王不要停止这美妙音乐的演奏,因为它可以继承并传承下去。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李周弹奏竹筝的美妙音乐与其在当时的声望。作者通过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来说明在古代音乐中,竹筝的地位高…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李周弹奏竹筝的美妙音乐与其在当时的声望。作者通过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来说明在古代音乐中,竹筝的地位高于丝弦,但仍不如瑰丽的宫廷音乐和美味的美食。然而,李周弹奏竹筝的功力和才华却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竹筝的价值。 诗歌中详细描写了李周弹奏竹筝的情景,包括他从13根琴弦中选出应宫最为优美的一根弹奏,青骢前来听他演奏,他被召往上苑表演等等。他的音乐如同切切清露蝉和苍崖泉般的清凉美丽,如同织女金梭飞上天般的神秘华丽。他的音乐成为宴席上的吸引人们的焦点,天颜也在听后满意赐物。 诗人还提到自己年将六十,经过岁月锤炼的李周已经变得技艺精湛,自创梨园新曲声。但是,他对故乡的荒凉和缺乏关注,让诗人感到惆怅。最后,作者呼吁君王不要停止这美妙音乐的演奏,因为它可以继承并传承下去。折叠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因事去官,流浪荆南,依节度使成汭。后召为左补阙,迁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昭宗复位,融起草诏书十数篇,才思敏捷,文笔精当,为昭宗所常识,擢户部侍郎。是年冬,朱全忠兵犯京师,昭宗逃往凤翔,融未及相从,客寓阌乡。不久,召为翰林承旨,卒于官。工诗能文…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190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