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狄梁公

出自明朝释函是的《咏史十二首 其十二
吾爱臧子源,慕义行哭秦。时乖事弗谐,挥戈绝陈琳。
瞋目声琅琅,投命毕君亲。陈容起坐侧,激烈气冲巾。
宁与臧生死,不同将军生。一日杀二士,坐客泪涔涔。
吾爱孔文举,正气淩星辰。鸿名喿海内,兰艾难为林。
抚尸诣京兆,哀恻愿相徇。吾爱唐魏徵,努力为良臣。
耻君非尧舜,切谏终其身。吾爱狄梁公,北斗南一人。
不欲知谮名,俛仰涤素襟。乱政弗逆指,志在归庐陵。
脯醢暂适口,供疾维术参。从容将忠款,卒以返唐庭。
吾爱武攸绪,弃官隐嵩岑。盛夏居石室,冬巢茅菽深。
释服买良田,混俗同耦耕。中宗召问道,再拜还崚嶒。
丈夫遇不齐,所贵在寸心。宠辱酬当时,明昧亘中情。
屋漏讼秋毫,岂以谋身名。
咏史十二首 其十二拼音解读
ài zāng yuán
háng qín
shí guāi shì xié
huī jué chén lín
tián shēng láng láng
tóu mìng jūn qīn
chén róng zuò
liè chōng jīn
níng zāng shēng
tóng jiāng jūn shēng
shā èr shì
zuò lèi cén cén
ài kǒng wén
zhèng líng xīng chén
hóng 鸿 míng qiāo hǎi nèi
lán ài nán wéi lín
shī jīng zhào
āi yuàn xiàng xùn
ài táng wèi zhēng
wéi liáng chén
chǐ jūn fēi yáo shùn
qiē jiàn zhōng shēn
ài liáng gōng
běi dòu nán rén
zhī zèn míng
miǎn yǎng jīn
luàn zhèng zhǐ
zhì zài guī líng
hǎi zàn shì kǒu
gòng wéi shù cān
cóng róng jiāng zhōng kuǎn
fǎn táng tíng
ài yōu
guān yǐn sōng cén
shèng xià shí shì
dōng cháo máo shū shēn
shì mǎi liáng tián
hún tóng ǒu gēng
zhōng zōng zhào wèn dào
zài bài hái líng zhēng
zhàng
suǒ guì zài cùn xīn
chǒng chóu dāng shí
míng mèi gèn zhōng qíng
lòu sòng qiū háo
móu shēn m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歌列举了作者所爱慕的一些历史人物,并对他们的品德和行为进行了赞扬和描述。 首先,作者赞美了臧子源、义行、陈琳等人的忠诚和勇气,认为他们是值得敬仰的英雄人物。而当时的时局不好,他们因为忠于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接着,作者提到了孔文举、唐魏徵、狄梁公等人,认为他们都是有正气、有作为的良臣。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地位和前途,也要坚持真理和公正,为人民尽心尽力。 最后,作者引用了一句成语“屋漏讼秋毫”,意思是说做人要以诚实守信为本,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原则和道德底线。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咏史十二首 其十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列举了作者所爱慕的一些历史人物,并对他们的品德和行为进行了赞扬和描述。 首先,作者赞美了臧子源、义行、陈琳等人…展开
这首诗歌列举了作者所爱慕的一些历史人物,并对他们的品德和行为进行了赞扬和描述。 首先,作者赞美了臧子源、义行、陈琳等人的忠诚和勇气,认为他们是值得敬仰的英雄人物。而当时的时局不好,他们因为忠于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接着,作者提到了孔文举、唐魏徵、狄梁公等人,认为他们都是有正气、有作为的良臣。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地位和前途,也要坚持真理和公正,为人民尽心尽力。 最后,作者引用了一句成语“屋漏讼秋毫”,意思是说做人要以诚实守信为本,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原则和道德底线。折叠

作者介绍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1434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