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谢风流知不远
出自明朝释通炯的《小金山和陈公子》- 谈禅谁道镜非台,月在中天水自回。词客巳看留带去,神鳌重见听经来。
秋高鸿雁经寒起,霜落芙蓉向晚开。陶谢风流知不远,相逢原是济川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描绘了两位文人相聚的情景。第一句“谈禅谁道镜非台,月在中天水自回”表达了他们正在深谈着禅宗哲学,但他们并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或媒介物来辅助理解,因为他们已经能够通过自身的感悟和领悟进行思考和交流。 第二句“词客巳看留带去,神鳌重见听经来”表示其中一位文人已经看过对方的作品,并带着印象去与对方见面,而且他也期待再次聆听到对方的精彩表达。 第三句“秋高鸿雁经寒起,霜落芙蓉向晚开”形容的是秋季的景色,寒意渐增,鸿雁准备南飞,但芙蓉仍在绽放着,在阴冷的环境下也还有美好存在,暗示着文人们的心灵犹如芙蓉般的坚韧和持久。 最后一句“陶谢风流知不远,相逢原是济川才”表达了两位文人之间的互相欣赏和尊重,他们都是出自济川地区,并被传为风流才子,也预示着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和默契。
- 背诵
-
小金山和陈公子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两位文人相聚的情景。第一句“谈禅谁道镜非台,月在中天水自回”表达了他们正在深谈着禅宗哲学,但他们并不需要借…展开这首诗词描绘了两位文人相聚的情景。第一句“谈禅谁道镜非台,月在中天水自回”表达了他们正在深谈着禅宗哲学,但他们并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或媒介物来辅助理解,因为他们已经能够通过自身的感悟和领悟进行思考和交流。 第二句“词客巳看留带去,神鳌重见听经来”表示其中一位文人已经看过对方的作品,并带着印象去与对方见面,而且他也期待再次聆听到对方的精彩表达。 第三句“秋高鸿雁经寒起,霜落芙蓉向晚开”形容的是秋季的景色,寒意渐增,鸿雁准备南飞,但芙蓉仍在绽放着,在阴冷的环境下也还有美好存在,暗示着文人们的心灵犹如芙蓉般的坚韧和持久。 最后一句“陶谢风流知不远,相逢原是济川才”表达了两位文人之间的互相欣赏和尊重,他们都是出自济川地区,并被传为风流才子,也预示着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和默契。折叠 -
释通炯
通炯(一五七八—一六三九?),字普光,号寄庵。南海人。俗姓陆。憨山大师弟子,后居诃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0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