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谷拟乔迁
出自明朝庞嵩的《石鼓书院有怀何吉阳刘仁山二公》- 蒸湘江口合,古院辟江埏。悬厓挺古木,栋宇撑云烟。
朱张昔嘉会,七日浑何言。昌黎一过耳,勒石仍诗篇。
明明湛夫子,耋颐再腾骞。予齿日以暮,愿言执前鞭。
嘤鸣和伐木,出谷拟乔迁。吉仁二山长,两凤苞文鲜。
鸣阳与戢羽,无计远招延。道左见棣杜,我心良忧煎。
且去探天柱,凌风蹑其巅。漫与天者游,默默归玄玄。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游历蒸湘江口的景色和场所。诗中提到的古院辟江埏、悬厓挺古木和栋宇撑云烟,形象地描绘出了景色的美丽和壮观。 接下来的几行描述了一位名叫朱张的人在此地聚会七日,并留下了一首诗篇。然后诗人回忆起了昌黎(指宋代文学家苏轼)曾经在此留下的文字,同时也感叹自己年老色衰,愿意像当时的昌黎一样写出好的诗篇。 最后几行讲述了诗人计划离开这个地方,并前往别处生活。但是他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无法邀请鸣阳和戢羽同行,看到棣杜则让他心烦意乱。最后,他表示要去探索天柱,随风而行,结束了这首诗。
- 背诵
-
石鼓书院有怀何吉阳刘仁山二公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游历蒸湘江口的景色和场所。诗中提到的古院辟江埏、悬厓挺古木和栋宇撑云烟,形象地描绘出了景色的美丽和壮观。…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游历蒸湘江口的景色和场所。诗中提到的古院辟江埏、悬厓挺古木和栋宇撑云烟,形象地描绘出了景色的美丽和壮观。 接下来的几行描述了一位名叫朱张的人在此地聚会七日,并留下了一首诗篇。然后诗人回忆起了昌黎(指宋代文学家苏轼)曾经在此留下的文字,同时也感叹自己年老色衰,愿意像当时的昌黎一样写出好的诗篇。 最后几行讲述了诗人计划离开这个地方,并前往别处生活。但是他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无法邀请鸣阳和戢羽同行,看到棣杜则让他心烦意乱。最后,他表示要去探索天柱,随风而行,结束了这首诗。折叠 -
庞嵩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0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