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士有所凭
出自明朝李寄的《怀古》- 畴昔读南史,实壮盱眙城。佛狸百万师,饮马长江滨。
两淮无立草,何况兖与青。玄漠弃军走,义恭议南奔。
盱眙弹丸地,气足吞虏人。臧质固勇悍,沈璞何英英。
封溲怒致敌,杀尸与城平。三旬锐尽退,中国威始伸。
夕阳登南岭,山腰垒星星。如环连复断,心疑城郭形。
鞭视询父老,果云古城根。人和固第一,地利亦非轻。
如此据高险,兵士有所凭。所以虏势众,仰攻势不能。
土山既难栖,冲车颓数升。不然虏百万,肉薄何难登。
忠如常山守,竟遭禄山烹。思政守长社,终于城溃奔。
人地两相济,负隅虎敢撄。我昔长淮来,县在山之阴。
惊讶卑散甚,今始豁心情。于兹知古人,形胜咫尺争。
奈何无远谋,自撤金陵屏。有险不肯踞,坐令寇纵横。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赋得城南早春》中的一段,主要记述了作者读南史时感慨历史战争中所发生的事情。 诗中提到的“畴昔读南史”意为曾经阅读南史(中国南朝时期史书);“实壮盱眙城”指看到了南史中描述的盱眙城的壮观场面。随后,诗人又提到了佛狸百万师的故事,饮马长江滨,表达了对于历史上战争的追思和感慨。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两淮地区缺乏立起的草木,与兖州、青州等地相比显得更加贫瘠。同时,他也提到了玄漠弃军义恭南奔的事情,表现出对于历史英雄的敬佩之情。 然后,诗人着重描述了盱眙城的英雄气概和固执抵抗侵略者的决心。臧质、沈璞等人勇猛善战,在战场上英勇抵抗,杀敌御侮。封溲义愤填膺,愤怒击败敌人。在持续了三十天的战斗后,中国终于反攻成功。 最后,诗人提到了夕阳下南岭的壮观场面和长城根下的老人们对于城池形状的询问。他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历史上保家卫国的英雄所做出的贡献的敬意。但是,诗人也批评了那些缺乏远谋的人,自撤金陵屏,放任寇盗横行。
- 背诵
-
怀古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赋得城南早春》中的一段,主要记述了作者读南史时感慨历史战争中所发生的事情。 诗中提到的“畴…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赋得城南早春》中的一段,主要记述了作者读南史时感慨历史战争中所发生的事情。 诗中提到的“畴昔读南史”意为曾经阅读南史(中国南朝时期史书);“实壮盱眙城”指看到了南史中描述的盱眙城的壮观场面。随后,诗人又提到了佛狸百万师的故事,饮马长江滨,表达了对于历史上战争的追思和感慨。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两淮地区缺乏立起的草木,与兖州、青州等地相比显得更加贫瘠。同时,他也提到了玄漠弃军义恭南奔的事情,表现出对于历史英雄的敬佩之情。 然后,诗人着重描述了盱眙城的英雄气概和固执抵抗侵略者的决心。臧质、沈璞等人勇猛善战,在战场上英勇抵抗,杀敌御侮。封溲义愤填膺,愤怒击败敌人。在持续了三十天的战斗后,中国终于反攻成功。 最后,诗人提到了夕阳下南岭的壮观场面和长城根下的老人们对于城池形状的询问。他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历史上保家卫国的英雄所做出的贡献的敬意。但是,诗人也批评了那些缺乏远谋的人,自撤金陵屏,放任寇盗横行。折叠 -
李寄
李寄(1628-1700),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字介立。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7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