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口漂零犹寄食
出自唐朝郑谷的《漂泊》- 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
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
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感慨和思考,其中运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其情感。以下是大致意义: 槿花落在蓬茅之间,池塘和院子清静幽雅,可日光和微风却无情地流逝。 鲈鱼被宰杀成菜肴,输送给了张翰(当时的名人),作者羡慕他们的地位和财富。橘树上有人叫奴仆来摘橘子,他也羡慕他们可以侍候高官显贵。 作者自己十分贫困,只好漂泊四方谋生,但消息传来说两个地区还在不停地打仗。 秋天黄花开放提醒着重阳节快到了,作者不知该去哪里才能登高望见都城(即指南京或北京)。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世道的失望、对于自身处境的无奈、对于名利的妒忌和对于未来的迷茫。
- 背诵
-
漂泊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感慨和思考,其中运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其情感。以下是大致意义: 槿花落在蓬茅之间,池塘和院子清…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感慨和思考,其中运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其情感。以下是大致意义: 槿花落在蓬茅之间,池塘和院子清静幽雅,可日光和微风却无情地流逝。 鲈鱼被宰杀成菜肴,输送给了张翰(当时的名人),作者羡慕他们的地位和财富。橘树上有人叫奴仆来摘橘子,他也羡慕他们可以侍候高官显贵。 作者自己十分贫困,只好漂泊四方谋生,但消息传来说两个地区还在不停地打仗。 秋天黄花开放提醒着重阳节快到了,作者不知该去哪里才能登高望见都城(即指南京或北京)。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世道的失望、对于自身处境的无奈、对于名利的妒忌和对于未来的迷茫。折叠 -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