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后旋见谪
出自清朝谢兰生的《题三闾大夫离骚后》- 瓦釜既用事,黄钟故应弃。众醉乃独醒,尤为同列忌。
主听复不聪,孤臣数益穷。疏后旋见谪,谁能鉴其衷。
《卜居》以明心,《离骚》以寄慨。终与汨罗沈,朴忠何由遂。
至今沅湘间,悲风绕荒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忠臣孤立的境遇,他希望能够得到主人的赏识和信任,但却屡次被冷落和排斥。在众人陶醉之际,他独自清醒,倍感不安和压力。尽管他竭尽全力地奉献,但最终却被贬谪,无法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认可。 诗人通过引用《卜居》和《离骚》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慨。《卜居》是一篇古代文献,强调了“明心见性”的重要性,即只有洞悉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和满足。《离骚》则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描绘了他被流放的遭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和时代背景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诗人以汨罗沉没为比喻,表达了忠臣坚定不移的信仰和态度,即使面临逆境和挫折,也会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沅湘之间悲风萧瑟的荒寺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孤独而悲凉的氛围,强调了忠臣境遇的无奈和无助。
- 背诵
-
题三闾大夫离骚后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忠臣孤立的境遇,他希望能够得到主人的赏识和信任,但却屡次被冷落和排斥。在众人陶醉之际,他独自清醒,倍感不…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忠臣孤立的境遇,他希望能够得到主人的赏识和信任,但却屡次被冷落和排斥。在众人陶醉之际,他独自清醒,倍感不安和压力。尽管他竭尽全力地奉献,但最终却被贬谪,无法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认可。 诗人通过引用《卜居》和《离骚》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慨。《卜居》是一篇古代文献,强调了“明心见性”的重要性,即只有洞悉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和满足。《离骚》则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描绘了他被流放的遭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和时代背景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诗人以汨罗沉没为比喻,表达了忠臣坚定不移的信仰和态度,即使面临逆境和挫折,也会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沅湘之间悲风萧瑟的荒寺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孤独而悲凉的氛围,强调了忠臣境遇的无奈和无助。折叠 -
谢兰生
(1760—1831)清广东南海人,字佩士,又字澧浦。嘉庆七年进士。以亲老告归。博雅好古,工诗文、书画、篆刻,精鉴别。有《鸡肋草》、《常惺惺斋文集》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5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