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署昔浮沉

出自清朝严遂成的《周文襄忱
江南财赋地,逋课八百万。奉命往釐之,何以起涂炭。
吴平籍官田,租倍他郡半。累减少苏息,平米法称善。
揆纲运立簿,辖总收握算。置仓名济农,赈贷取赢羡。
水次得兑交,转漕去前患。折草以帖斋,纳布式毋乱。
损耗供账科,缺额盐龟赡。时复屏驺从,父老咨询遍。
忽焉匹马骑,往来历圩岸。安知都堂尊,衣服固敝烂。
淤壅浚三江,沙柴垦二县。馀波逮邻封,乞籴役舟泛。
岁积不可校,修葺广营建。馈遗匪乾没,渔蠹或欺谩。
公物归之公,张弛为济干。朝士丛谤议,奸民迭构煽。
二十一年前,十家九逃窜。苦心著成劳,凶荒饱餐饭。
乃不以为功,抚膺发长叹。郎署昔浮沉,挨宿资靖献。
张说珠记事,杨愔曲障面。竹木贮陶侃,阴阳册刘晏。
以此经世才,况当土木变。不得立于朝,度之绌攻战。
嗛嗛意未已,保全荷深眷。厥后吴大饥,何人迹克践。
处处祭生祠,哭声震淮甸。
周文襄忱拼音解读
jiāng nán cái
bǎi wàn
fèng mìng wǎng zhī
tàn
píng guān tián
bèi jùn bàn
lèi jiǎn shǎo
píng chēng shàn
kuí gāng yùn 簿
xiá zǒng shōu suàn
zhì cāng míng nóng
zhèn dài yíng xiàn
shuǐ duì jiāo
zhuǎn cáo qián huàn
shé cǎo tiē zhāi
shì luàn
sǔn hào gòng zhàng
quē é yán guī shàn
shí píng zōu cóng
lǎo xún biàn
yān
wǎng lái àn
ān zhī dōu táng zūn
làn
yōng xùn sān jiāng
shā chái kěn èr xiàn
dǎi lín fēng
zhōu fàn
suì xiào
xiū guǎng 广 yíng jiàn
kuì fěi qián méi
huò màn
gōng guī zhī gōng
zhāng chí wéi gàn
cháo shì cóng bàng
jiān mín dié gòu shān
èr shí nián qián
shí jiā jiǔ táo cuàn
xīn zhe chéng láo
xiōng huāng bǎo cān fàn
nǎi wéi gōng
yīng zhǎng tàn
láng shǔ chén
āi xiǔ 宿 jìng xiàn
zhāng shuō zhū shì
yáng yīn zhàng miàn
zhú zhù táo kǎn
yīn yáng liú yàn
jīng shì cái
kuàng dāng biàn
cháo
zhī chù gōng zhàn
qiàn qiàn wèi
bǎo quán shēn juàn
jué hòu
rén jiàn
chù chù shēng
shēng zhèn huái di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官员在江南地区负责管理财务的遭遇和工作情况。他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逃税、缺乏粮食等问题,但他努力工作,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不畏艰难,积极推进治理工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赏和认可。最后,他为了保全民生,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整首诗旨在表现当时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困境,以及一个官员对于治理工作的尽职尽责和忠诚奉献。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周文襄忱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官员在江南地区负责管理财务的遭遇和工作情况。他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逃税、缺乏粮食等问题,但他努力工作,采…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官员在江南地区负责管理财务的遭遇和工作情况。他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逃税、缺乏粮食等问题,但他努力工作,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不畏艰难,积极推进治理工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赏和认可。最后,他为了保全民生,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整首诗旨在表现当时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困境,以及一个官员对于治理工作的尽职尽责和忠诚奉献。折叠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4208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