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绝炎刘纪
出自清朝颙琰的《读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 征北先定南,志在灭曹氏。缚渠七纵擒,耽延无是理。
复汉竭忠贞,三顾重任委。诛谡军令申,引咎首责已。
流马及木牛,制器济穷耳。尽力功难成,天绝炎刘纪。
哀哉五丈原,时势皆极否。史论短智谋,见浅肆讥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描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主要讲述的是蜀汉的刘备、诸葛亮等人对抗曹魏的战争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第一段中,诗人表达了志在灭曹氏的决心,并且缚获了敌方将领渠师七个人。然而,拖延时间并没有什么用处。 在第二段中,诗人谈到了蜀汉的忠诚和责任感,特别是指出了诸葛亮接受重任的情况。他们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申明了国家的法律和军令,并且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第三段中,诗人描绘了制造器物品的困难和努力的结果,并提到了失败者的命运。最后,他在哀悼五丈原上表达了对这场战争以及时代背景的忧虑,并对那些只看表面,不了解真相的人提出了批评。
- 背诵
-
读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描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主要讲述的是蜀汉的刘备、诸葛亮等人对抗曹魏的战争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第一段中,诗人…展开这首诗歌描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主要讲述的是蜀汉的刘备、诸葛亮等人对抗曹魏的战争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第一段中,诗人表达了志在灭曹氏的决心,并且缚获了敌方将领渠师七个人。然而,拖延时间并没有什么用处。 在第二段中,诗人谈到了蜀汉的忠诚和责任感,特别是指出了诸葛亮接受重任的情况。他们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申明了国家的法律和军令,并且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第三段中,诗人描绘了制造器物品的困难和努力的结果,并提到了失败者的命运。最后,他在哀悼五丈原上表达了对这场战争以及时代背景的忧虑,并对那些只看表面,不了解真相的人提出了批评。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2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