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与仙人碗底霞
出自清朝王昌麟的《红叶》- 山头坐见叶成花,碧抹云痕夕照斜。南岳那能留去雁,西风从此悔涂鸦。
弹将湘女舟边泪,泼与仙人碗底霞。恨紫愁红谁管得,又随明月满天涯。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可以理解为一位才女离别的心情。 第一句“山头坐见叶成花”,描绘出秋天景色,说明时间已经过去了。第二句“碧抹云痕夕照斜”形容夕阳的余辉,又说明故事发生在黄昏时分。 第三句“南岳那能留去雁”,暗示着故事人物要离开,无法停留;“西风从此悔涂鸦”则表达了故事人物对于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 第四句“弹将湘女舟边泪”,描述了主人公身处江边,弹奏琴曲,含泪而别,意味着她为爱所伤,流下了泪水。 第五句“泼与仙人碗底霞”,描绘了船上的情景,好像是在和仙人相聚,一起喝酒。这里的“霞”可能是指美酒的颜色。 第六句“恨紫愁红谁管得”,表现出主人公的失落和不满,面对自己的遭遇,无论紫的愁、红的忧,秋天的萧索,都无人能懂。 最后一句“又随明月满天涯”,则寓意着主人公的离别已成定局,只能随着明月东去,离开天涯。整首诗幽怨清丽,表达出女子深情不舍、孤独无依的心情。
- 背诵
-
红叶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可以理解为一位才女离别的心情。 第一句“山头坐见叶成花”,描绘出秋天景色,说明时间已经过去…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可以理解为一位才女离别的心情。 第一句“山头坐见叶成花”,描绘出秋天景色,说明时间已经过去了。第二句“碧抹云痕夕照斜”形容夕阳的余辉,又说明故事发生在黄昏时分。 第三句“南岳那能留去雁”,暗示着故事人物要离开,无法停留;“西风从此悔涂鸦”则表达了故事人物对于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 第四句“弹将湘女舟边泪”,描述了主人公身处江边,弹奏琴曲,含泪而别,意味着她为爱所伤,流下了泪水。 第五句“泼与仙人碗底霞”,描绘了船上的情景,好像是在和仙人相聚,一起喝酒。这里的“霞”可能是指美酒的颜色。 第六句“恨紫愁红谁管得”,表现出主人公的失落和不满,面对自己的遭遇,无论紫的愁、红的忧,秋天的萧索,都无人能懂。 最后一句“又随明月满天涯”,则寓意着主人公的离别已成定局,只能随着明月东去,离开天涯。整首诗幽怨清丽,表达出女子深情不舍、孤独无依的心情。折叠 -
王昌麟
王昌麟(1862年~1918年),别名正豫,字瑞徵,柳街乡人。他敏慧过人,5岁其父授之以书,渐长即能赋诗作对。6岁丧父,家境日衰,其母张氏,尽售其田,以偿债所余,佃田耕作。王昌麟为人耿介,不苟取与,处世以诚,待人以礼,飘泊一生,才未竟用。民国7年(1918年)12月病逝,终年57岁。其遗著有《周官通释》《文学通论》(一名国文讲义)《晴翠山房文集》《惜斋文录》等共19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2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