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笑樟亭旧同舍
出自唐朝罗隐的《寄钟常侍》- 一从朱履步金台,蘖苦冰寒奉上台。
峻节不由人学得,远途终是自将来。
风高渐展摩天翼,干耸方呈构厦材。
应笑樟亭旧同舍,九州无验满炉灰。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他起初走上金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就像是在苦寒中生长的嫩芽一样。他学习了很多道理和原则,但这些并不是别人可以教给他的,而是通过漫长的旅途和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 然后,他迎风挑战高峰,在爬升过程中越来越坚定和自信,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并成为一个建筑师或者工匠,用自己的才华和技能创造出了壮丽的建筑物。尽管他的同窗好友现在可能已经在樟亭享受退休生活,但他却认为这一路的艰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从未停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 背诵
-
寄钟常侍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他起初走上金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就像是在苦寒中生…展开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他起初走上金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就像是在苦寒中生长的嫩芽一样。他学习了很多道理和原则,但这些并不是别人可以教给他的,而是通过漫长的旅途和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 然后,他迎风挑战高峰,在爬升过程中越来越坚定和自信,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并成为一个建筑师或者工匠,用自己的才华和技能创造出了壮丽的建筑物。尽管他的同窗好友现在可能已经在樟亭享受退休生活,但他却认为这一路的艰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从未停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折叠 -
罗隐
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故乡,投奔镇海节度使钱鏐,钱鏐很赏识他的才华,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