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绝长信宫

出自南北朝沈约的《八咏诗 岁暮愍衰草
愍衰草。
衰草无容色。
憔悴荒径中。
寒荄不可识。
昔时兮春日。
昔日兮春风。
含华兮佩实。
垂绿兮散红。
氛氲鳷鹊右。
照耀望仙东。
送归顾慕泣淇水。
嘉客淹留怀上宫。
岩陬兮海岸。
冰多兮霰积。
烂熳兮客根。
攒幽兮寓隙。
布绵密于寒皋。
吐纤疏于危石。
既惆怅于君子。
倍伤心于行役。
露缟枝于初旦。
霜红天于始夕。
雕芳卉之九衢。
霣灵茅之三脊。
风急崤道难。
秋至客衣单。
既伤檐下菊。
复悲池上兰。
飘落逐风尽。
方知岁早寒。
流萤暗明烛。
雁声断纔续。
萎绝长信宫
芜秽丹墀曲。
霜夺茎上紫。
风销叶中绿。
山变兮青薇。
水折兮黄苇。
秋鸿兮疎引。
寒鸟兮聚飞。
径荒寒草合。
桐长旧岩围。
园庭渐芜没。
霜露日沾衣。
愿逐晨征鸟。
薄暮共西归。
八咏诗 岁暮愍衰草拼音解读
mǐn shuāi cǎo
shuāi cǎo róng
qiáo cuì huāng jìng zhōng
hán gāi shí
shí chūn
chūn fēng
hán huá pèi shí
chuí 绿 sàn hóng
fēn yūn zhī què yòu
zhào yào 耀 wàng xiān dōng
sòng guī shuǐ
jiā yān liú huái 怀 shàng gōng
yán zōu hǎi àn
bīng duō xiàn
làn màn gēn
zǎn yōu
mián hán gāo
xiān shū wēi shí
chóu chàng jūn
bèi shāng xīn háng
gǎo zhī chū dàn
shuāng hóng tiān shǐ
diāo fāng huì zhī jiǔ
yǔn líng máo zhī sān
fēng xiáo dào nán
qiū zhì dān
shāng yán xià
bēi chí shàng lán
piāo luò zhú fēng jìn
fāng zhī suì zǎo hán
liú yíng àn míng zhú
yàn shēng duàn shān
wěi jué zhǎng xìn gōng
huì dān chí
shuāng duó jīng shàng
fēng xiāo zhōng 绿
shān biàn qīng wēi
shuǐ shé huáng wěi
qiū hóng 鸿 shū yǐn
hán niǎo fēi
jìng huāng hán cǎo
tóng zhǎng jiù yán wéi
yuán tíng jiàn méi
shuāng zhān
yuàn zhú chén zhēng niǎo
báo gòng 西 gu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片凋零的景象,草木枯萎,在荒凉的小径中呈现出瘦弱和无助的形象。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春天,那时候草木葱茏、花开果实成熟,美丽的景色充满了仙境,游客往来不绝,但现在这一切都消失了。荒山野岭因为雪冰而变得荒芜,连根菜花都难以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感到悲伤和沮丧,他怀念过去的岁月,对自己的困境深感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他表达了自己渴望早日离开这里,跟着早晨的鸟儿或晚上的归鸟离开。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八咏诗 岁暮愍衰草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片凋零的景象,草木枯萎,在荒凉的小径中呈现出瘦弱和无助的形象。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春天,那时候草木葱茏、花开果…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片凋零的景象,草木枯萎,在荒凉的小径中呈现出瘦弱和无助的形象。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春天,那时候草木葱茏、花开果实成熟,美丽的景色充满了仙境,游客往来不绝,但现在这一切都消失了。荒山野岭因为雪冰而变得荒芜,连根菜花都难以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感到悲伤和沮丧,他怀念过去的岁月,对自己的困境深感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他表达了自己渴望早日离开这里,跟着早晨的鸟儿或晚上的归鸟离开。折叠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祖父沈林子在宋为征虏将军。父亲沈璞为淮南太守,元嘉末被诛。沈约年幼孤贫,好学习,博览群书。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封建吕侯。沈约与谢朓、王融同时,是当时文坛上的主要人物。他和谢朓等人开创了「永明体」的新体诗歌,比较讲求声韵格律。他还提出「四声八病」之说,这对于后来格律诗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也影…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0181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