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争肯为鲈鱼

出自唐朝罗隐的《新安投所知
少年容易舍樵渔,曾辱明公荐子虚。
汉殿夜寒时不食,宋都风急命何疏。
云埋野艇吟归去,草没山田赋遂初。
长剑一寻歌一奏,此心争肯为鲈鱼
新安投所知拼音解读
shǎo nián róng shě qiáo
céng míng gōng jiàn
hàn diàn 殿 hán shí shí
sòng dōu fēng mìng shū
yún mái tǐng yín guī
cǎo méi shān tián suí chū
zhǎng jiàn xún zòu
xīn zhēng kěn wé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年轻人的志向和决心。他在年少时本是个樵夫或渔民,但因得到明公的推荐而有机会接受教育,成为才子。然而他却并不满足于此,面对困难和挑战,仍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一句描述了年轻人容易放弃采集柴木或打鱼的生活方式。第二句提到他曾经因为不好好学习而辱没了推荐他的明公的面子。第三、四句中,他表现出在重要场合下不畏艰苦的精神和对使命的忠诚。第五、六句则描写了他回归自然的情怀和创作的热情。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他追求更高目标的决心,不愿止步于普通小鱼,而要成就更大的事业。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新安投所知诗意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年轻人的志向和决心。他在年少时本是个樵夫或渔民,但因得到明公的推荐而有机会接受教育,成为才子。然而他却并…展开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年轻人的志向和决心。他在年少时本是个樵夫或渔民,但因得到明公的推荐而有机会接受教育,成为才子。然而他却并不满足于此,面对困难和挑战,仍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一句描述了年轻人容易放弃采集柴木或打鱼的生活方式。第二句提到他曾经因为不好好学习而辱没了推荐他的明公的面子。第三、四句中,他表现出在重要场合下不畏艰苦的精神和对使命的忠诚。第五、六句则描写了他回归自然的情怀和创作的热情。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他追求更高目标的决心,不愿止步于普通小鱼,而要成就更大的事业。折叠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故乡,投奔镇海节度使钱鏐,钱鏐很赏识他的才华,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010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