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约群山附郭来
出自唐朝沈彬的《句》- 尺素隐清辉,一毫分险阻。(《题画山水图》)
金翅动身摩日月,银河转浪洗乾坤。(《献马殷颂德》,
《五代史补》)
须知手笔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献李昪山水图诗)
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纪事》)
地隈一水巡城转,天约群山附郭来。(《题法华寺》,
《零陵总记》)
数家鱼网疏云外,一岸残阳细雨中。(《湘江行》)
松欹晚影离坛草,钟撼秋声入殿风。(《潘天锡同题古观》,
《郡阁雅谈》)
压低吴楚遥涵水,约破云霞独倚天。(《望庐山》,
《野客丛谈》)
半身落日离秦树,一路平芜入楚烟。(下《锦绣万花谷》)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幽鸟唤人穿竹去,野猿寻果出云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1.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山水画,用尺素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描绘了清新的自然美景。 2. 这首诗通过写马奉送表达了对荣耀和胜利的赞颂之情。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创作的信心和决心,不畏艰难困苦,坚定地完成自己的艺术使命。 4. 这首诗抒发了对战乱和混乱的悲愤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的严重后果。 5. 这首诗描绘了法华寺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展现了附近山川的秀美风光。 6. 这首诗写出了湘江上的渔民和秋景,具有浓郁的感性意味。 7. 这首诗写出了在一个古观里,通过钟声回忆历史古迹以及秋天的明媚和肃穆。 8. 这首诗形容了庐山的高峻和壮美,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魅力。 9.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季节间的转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变化的深刻感悟。 1. 这首诗描绘了水乡山岛之美,唤人心灵游走大自然之中的想象。
- 背诵
-
句诗意赏析
1.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山水画,用尺素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描绘了清新的自然美景。 2. 这首诗通过写马奉送表达了对荣耀和胜…展开1.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山水画,用尺素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描绘了清新的自然美景。 2. 这首诗通过写马奉送表达了对荣耀和胜利的赞颂之情。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创作的信心和决心,不畏艰难困苦,坚定地完成自己的艺术使命。 4. 这首诗抒发了对战乱和混乱的悲愤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的严重后果。 5. 这首诗描绘了法华寺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展现了附近山川的秀美风光。 6. 这首诗写出了湘江上的渔民和秋景,具有浓郁的感性意味。 7. 这首诗写出了在一个古观里,通过钟声回忆历史古迹以及秋天的明媚和肃穆。 8. 这首诗形容了庐山的高峻和壮美,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魅力。 9.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季节间的转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变化的深刻感悟。 10. 这首诗描绘了水乡山岛之美,唤人心灵游走大自然之中的想象。折叠 -
沈彬
[约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间在世]字子文,(五代诗话作子美。此从唐才子传)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间在世,年约九十岁左右。少孤,苦学。应举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游湖、湘,隐云阳山数年。又游岭表,约二十年,始还吴中。与僧虚中、齐己为诗友。时南唐李升镇金陵,旁罗俊逸儒宿。彬应辟,知升欲取杨氏,因献画山水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186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