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器谁将去
出自唐朝贯休的《休粮僧》- 不食更何忧,自由中自由。身轻嫌衲重,天旱为民愁。
应器谁将去,生台蚁不游。会须传此术,相共老山丘。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来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意味深长,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 首先,“不食更何忧”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提倡心灵自由和内在的满足感。 - 其次,“自由中自由”强调了精神上的自由和思想自由,这种自由是比物质更高级的自由。 - “身轻嫌衲重”则反映了佛教徒对于尘世的离愁别绪,即对于物质的烦恼和束缚的排斥。 - “天旱为民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对于人民疾苦的同情。 - 最后,“会须传此术,相共老山丘”则体现出诗人对于佛法的推崇和对于友谊和社交的重视。
- 背诵
-
休粮僧诗意赏析
这首诗来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意味深长,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 首先,“不食更何忧”表达了诗…展开这首诗来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意味深长,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 首先,“不食更何忧”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提倡心灵自由和内在的满足感。 - 其次,“自由中自由”强调了精神上的自由和思想自由,这种自由是比物质更高级的自由。 - “身轻嫌衲重”则反映了佛教徒对于尘世的离愁别绪,即对于物质的烦恼和束缚的排斥。 - “天旱为民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对于人民疾苦的同情。 - 最后,“会须传此术,相共老山丘”则体现出诗人对于佛法的推崇和对于友谊和社交的重视。折叠 -
贯休
贯休(832-912),唐末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七岁出家,后云游四方,广事干谒。乾宁初年(894),谒吴越王钱鏐,献贺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鏐有称帝野心,要他把「十四州」易为「四十州」,然后方肯接见。他回答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遂拂袖而去。天复中(901-904)入蜀,谒前蜀王王…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17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