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岩日向床头没

出自唐朝方干的《送孙百篇游天台
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村见赤城。
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
映岩日向床头没,湿烛云从柱底生。
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
送孙百篇游天台拼音解读
dōng nán yún luò xié háng
shù chuān 穿 cūn jiàn chì chéng
yuǎn jìn cháng shí jiē yào
gāo chù quán shēng
yìng yán xiàng chuáng tóu méi
shī 湿 zhú yún cóng zhù shēng
gèng yǒu xiān huā líng niǎo
kǒng jūn duō bàn wèi zhī m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沿着东南方向行走,经过云雾缭绕的山路、穿越村落,最后抵达了红色的城池——赤城。在这段旅途中,无论远近,都充满了各种草药的芳香气味,随处可见清澈的泉水声。同时,阳光照耀在岩石上,湿润的蜡烛从柱底发出云雾,更有神秘的仙花和灵鸟,但它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孙百篇游天台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沿着东南方向行走,经过云雾缭绕的山路、穿越村落,最后抵达了红色的城池——赤城。在这段旅途中,无论远近,都…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沿着东南方向行走,经过云雾缭绕的山路、穿越村落,最后抵达了红色的城池——赤城。在这段旅途中,无论远近,都充满了各种草药的芳香气味,随处可见清澈的泉水声。同时,阳光照耀在岩石上,湿润的蜡烛从柱底发出云雾,更有神秘的仙花和灵鸟,但它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和敬畏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方干(?─约888),字雄飞。卒后,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新定(今浙江建德)人,一作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县)人。貌陋而颇具诗才。宣宗时举进士不第,遂隐居镜湖。一生声名颇盛而功名不就,终身布衣,贫困潦倒而卒。工于律诗,多投赠应酬,流连光景之作。风格与贾岛、姚合接近,亦以苦吟著称,自言「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感怀》)。卒后门人杨弇等辑其诗三百七十余篇,编为…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178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