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功名众所料
出自宋朝李廌的《某顷元佑三年春礼部不第蒙东坡先生送之以诗》- 半生虚老太平日,一日不知人不识。
鬓毛斑斑黑无几,渐与布衣为一色。
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
世为长物穷且忍,静看诸公树勋德。
欲持牛衣归颍川,结庐抱耒箕隗前。
只将残龄学农圃,试问瀛洲紫府仙。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感慨人生虚化,功名无望的心境。他认为自己已经到了半百之年,老去的日子每天都一样平淡,没有什么变化,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认识自己。鬓毛斑斑黑无几,说明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与普通人穿着衣服也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他曾经有过一些成就,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辜负了师友的期望。而在这个社会中,像他这样的贫穷之人,往往被弱化或者忍受命运的摆布,只能静静地看着那些成功之人树立起来的荣耀和美德。最后,他表示希望回到家乡颍川,过上简单的生活,并决定学习务农,把余生都投入田园之中,尽管他知道这样做可能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和崇拜,但他还是想问问仙人们,这样的人生价值是否有意义。
- 背诵
-
某顷元佑三年春礼部不第蒙东坡先生送之以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感慨人生虚化,功名无望的心境。他认为自己已经到了半百之年,老去的日子每天都一样平淡,没有什么变化,也…展开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感慨人生虚化,功名无望的心境。他认为自己已经到了半百之年,老去的日子每天都一样平淡,没有什么变化,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认识自己。鬓毛斑斑黑无几,说明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与普通人穿着衣服也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他曾经有过一些成就,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辜负了师友的期望。而在这个社会中,像他这样的贫穷之人,往往被弱化或者忍受命运的摆布,只能静静地看着那些成功之人树立起来的荣耀和美德。最后,他表示希望回到家乡颍川,过上简单的生活,并决定学习务农,把余生都投入田园之中,尽管他知道这样做可能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和崇拜,但他还是想问问仙人们,这样的人生价值是否有意义。折叠 -
李廌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以文章谒苏轼,颇受赏识,为「苏门六君子」之一。后苏轼与范祖禹同荐于朝,未果,遂绝意仕进。谓颖为人物渊薮,始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厚论》,并献《兵鉴》二万言论西事。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文集《济南集》,近人自《永乐大典》辑出。《全宋词》…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14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