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为婴鳞
出自宋朝李廌的《颜鲁公祠堂诗》- 朅来游汝海,初识鲁公真。
盛德宜蒙祀,英姿俨若神。
典刑虽异代,勋绩在蒸民。
忆昔艰难际,生逢历数屯。
羯胡来蓟漠,戎马度咸秦。
河朔皆朝虏,平原独挺身。
蜡书通帝所,羽檄论邦邻。
许国心无二,孤军气复振。
弟兄同义烈,生死剧酸辛。
已怪酬庸薄,那闻左降频。
江湖销岁月,省闼牾经纶。
相国心多忌,军容愤复伸。
同朝缘妒媢,啖贼俾邅迍。
辄堕奸邪计,刚期跋扈驯。
咥凶令履尾,纳谏为婴鳞。
假手虽云智,挤贤太不仁。
茹毡苏武馁,决氈蔺生嗔。
误问长安使,宁为叛将宾。
一时全大节,千古仰清尘。
缅想神如在,推迁迹已陈。
谋谟存汗简,字画遍苍珉。
论世吾求友,之人德可亲。
讵云黄壤隔,犹胜白头新。
端欲希忠义,常期齿缙绅。
今虽逄圣旦,止愿作良臣。
惟冀尊王室,宁思秉国钧。
傥令冠獬廌,犹可画麒麟。
古寺今如昔,泉扃夜不晨。
何人同李翰,纪事比张巡。
感慨瞻遗像,潸然泪满巾。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鲁公真的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英姿飒爽的伟大人物。他在不同年代实行不同的刑法,但他的功绩却为人们所铭记。他曾经历过战乱和艰难险阻,但他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他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即使面临孤军作战也不退缩。他的义勇烈士精神感染了身边的弟兄,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对国家的信仰。 鲁公真在政治上能力卓越,但他却遭到了相国的排挤和妒忌,甚至被迫堕入奸计中。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继续坚守着正义和道德。他虽然才华横溢,但他从不排挤其他人,始终秉持着仁爱之心,为人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整个诗歌中充满了对鲁公真的敬仰和悼念,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英雄的景仰与惋惜之情。他用诗歌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鲁公真那样的良臣忠臣。
- 背诵
-
颜鲁公祠堂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鲁公真的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英姿飒爽的伟大人物。他在不同年代实行不同的刑法,但他的功绩却为人们所铭…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鲁公真的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英姿飒爽的伟大人物。他在不同年代实行不同的刑法,但他的功绩却为人们所铭记。他曾经历过战乱和艰难险阻,但他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他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即使面临孤军作战也不退缩。他的义勇烈士精神感染了身边的弟兄,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对国家的信仰。 鲁公真在政治上能力卓越,但他却遭到了相国的排挤和妒忌,甚至被迫堕入奸计中。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继续坚守着正义和道德。他虽然才华横溢,但他从不排挤其他人,始终秉持着仁爱之心,为人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整个诗歌中充满了对鲁公真的敬仰和悼念,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英雄的景仰与惋惜之情。他用诗歌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鲁公真那样的良臣忠臣。折叠 -
李廌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以文章谒苏轼,颇受赏识,为「苏门六君子」之一。后苏轼与范祖禹同荐于朝,未果,遂绝意仕进。谓颖为人物渊薮,始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厚论》,并献《兵鉴》二万言论西事。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文集《济南集》,近人自《永乐大典》辑出。《全宋词》…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14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