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轻官秩紊

出自宋朝李廌的《天封观将军柏
卫懿恃昌富,乘轩鹤有禄。
贵鹤贱用民,身残国颠覆。
楚子惜名马,终焉葬人腹。
爵封东山松,侯比渭川竹。
时轻官秩紊,辟妄作威福。
无益害有益,褒赏逮禽畜。
所美非美然,恩泽及草木。
或讥将军柏,无乃狃此俗。
曷膺千锺养,曷被三品服。
不为朝廷力,窃号委空谷。
余知将军心,非悦世人目。
千年抱贞操,劲节无屈曲。
不为岁寒凋,守此万仞绿。
天武累此名,冥不知宠辱。
虽不助柏敬,岂意慕轸毂。
吾侪之小人,悟主惟欲速。
盗功仍苟容,岂耻无道谷。
潭潭居紫府,沉沉据华屋。
贪恩谋子孙,占俸及僮仆。
膏肓病天下,天下思食肉。
朝为四辅重,莫作三危逐。
笙箫金谷宴,翣柳北邙哭。
尚方属镂赐,朝服东市戮。
君看古功臣,牖下死为祝。
将军如有心,应哭世愈蹙。
拔萃真不群,虚名岂其欲。
胡不观其旁,满山皆朴樕。
天封观将军柏拼音解读
wèi shì chāng
chéng xuān yǒu
guì jiàn yòng mín
shēn cán guó diān
chǔ míng
zhōng yān zàng rén
jué fēng dōng shān sōng
hóu wèi chuān zhú
shí qīng guān zhì wěn
wàng zuò wēi
hài yǒu
bāo shǎng dǎi qín chù
suǒ měi fēi měi rán
ēn cǎo
huò jiāng jūn bǎi
nǎi niǔ
yīng qiān zhōng yǎng
bèi sān pǐn
wéi cháo tíng
qiè hào wěi kōng
zhī jiāng jūn xīn
fēi yuè shì rén
qiān nián bào zhēn cāo
jìn jiē
wéi suì hán diāo
shǒu wàn rèn 绿
tiān lèi míng
míng zhī chǒng
suī zhù bǎi jìng
zhěn
chái zhī xiǎo rén
zhǔ wéi
dào gōng réng gǒu róng
chǐ dào
tán tán
chén chén huá
tān ēn móu sūn
zhàn fèng tóng
gāo huāng bìng tiān xià
tiān xià shí ròu
cháo wéi zhòng
zuò sān wēi zhú
shēng xiāo jīn yàn
shà liǔ běi máng
shàng fāng shǔ lòu
cháo dōng shì
jūn kàn gōng chén
yǒu xià wéi zhù
jiāng jūn yǒu xīn
yīng shì
cuì zhēn qún
míng
guān páng
mǎn shān jiē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不同人物的命运和价值观。其中,“卫懿”是一个昌盛富贵的人,但他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民众的疾苦,最终导致了国家的颠覆。相比之下,“楚子”惜名马、爵封东山松等人则注重自己的品德和乐业,不为朝廷权势所动,坚守自己的理念和原则,即便是受到冷落或嘲讽也从不屈服。该诗最后提到“拔萃真不群”,指出真正优秀的人应该超脱俗世的虚名和功业,像旁边那些普通的树木一样平凡而真实。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天封观将军柏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不同人物的命运和价值观。其中,“卫懿”是一个昌盛富贵的人,但他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民众的疾苦,最终导致了…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不同人物的命运和价值观。其中,“卫懿”是一个昌盛富贵的人,但他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民众的疾苦,最终导致了国家的颠覆。相比之下,“楚子”惜名马、爵封东山松等人则注重自己的品德和乐业,不为朝廷权势所动,坚守自己的理念和原则,即便是受到冷落或嘲讽也从不屈服。该诗最后提到“拔萃真不群”,指出真正优秀的人应该超脱俗世的虚名和功业,像旁边那些普通的树木一样平凡而真实。折叠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以文章谒苏轼,颇受赏识,为「苏门六君子」之一。后苏轼与范祖禹同荐于朝,未果,遂绝意仕进。谓颖为人物渊薮,始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厚论》,并献《兵鉴》二万言论西事。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文集《济南集》,近人自《永乐大典》辑出。《全宋词》…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14476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