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囊中装

出自宋朝徐积的《濉阳
尝闻唐李氏,世号为贤妻。以力营七丧,或谓难庶几。
孰知蔡家妇,其事乃同之。岂特在中馈,无往而无仪。
孝于其所尊,慈于其所卑。即知义所在,能终义所为。
我生至此极,我嫁逢百罹。其属死略尽,其骨俱无归。
身为未亡人,心乃真男儿。以己任其责,无忘须臾时。
但恐事不济,安知恤寒饥。乃捐奉生具,而为送亡资。
面不御膏沐,首不加冠笄。金珠鬻于市,文绣容何施。
更无囊中装,唯有身上衣。殆将截其发,幸苟完其肌。
所得盖良苦,所积从细微。如此十年久,犹以为支离。
日下卜诸良,宅兆相厥宜。一举十八丧,一旦得所依。
手自植松楸,身亦沾涂泥。何暇裹两足,但知勤四肢。
居者叹于室,行者泣于歧。鸟亦助叫号,人思操蔂梩。
冥冥长夜魂,所获喜可知。郁郁佳城中,不为中道尸。
卒办其家事,少慰而心悲。义深海可涸,行坚山可摧。
孤诚贯白日,幽光淩虹霓。吾闻古烈女,荦荦非无奇。
一死盖易处,一节亦易持。至如张氏者,使人尤歔欷。
谁为孝妇传,谁为黄绢碑。亦有淮上翁,为述濉阳诗。
移书太史氏,无令兹逸遗。
濉阳拼音解读
cháng wén táng shì
shì hào wéi xián
yíng sàng
huò wèi nán shù
shú zhī cài jiā
shì nǎi tóng zhī
zài zhōng kuì
wǎng ér
xiào suǒ zūn
suǒ bēi
zhī suǒ zài
néng zhōng suǒ wéi
shēng zhì
jià féng bǎi
shǔ luè jìn
guī
shēn wéi wèi wáng rén
xīn nǎi zhēn nán ér
rèn
wàng shí
dàn kǒng shì
ān zhī hán
nǎi juān fèng shēng
ér wéi sòng wáng
miàn gāo
shǒu jiā guàn
jīn zhū shì
wén xiù róng shī
gèng náng zhōng zhuāng
wéi yǒu shēn shàng
dài jiāng jié
xìng gǒu wán
suǒ gài liáng
suǒ cóng wēi
shí nián jiǔ
yóu wéi zhī
xià bo zhū liáng
zhái zhào xiàng jué
shí sàng
dàn suǒ
shǒu zhí sōng qiū
shēn zhān
xiá guǒ liǎng
dàn zhī qín zhī
zhě tàn shì
háng zhě
niǎo zhù jiào hào
rén cāo léi
míng míng zhǎng hún
suǒ huò zhī
jiā chéng zhōng
wéi zhōng dào shī
bàn jiā shì
shǎo wèi ér xīn bēi
shēn hǎi
háng jiān shān cuī
chéng guàn bái
yōu guāng líng hóng
wén liè
luò luò fēi
gài chù
jiē chí
zhì zhāng shì zhě
shǐ 使 rén yóu
shuí wéi xiào chuán
shuí wéi huáng juàn bēi
yǒu huái shàng wēng
wéi shù suī yáng shī
shū tài shǐ shì
lì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是一首描述中国古代孝道和贞节精神的诗歌。其中,唐朝李氏与蔡家妇都是出色的贤妻,但蔡家妇更加优秀,她不仅在家庭中表现出伟大的孝道,还在处理亲人离世时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她尽心尽力地照顾家人,甚至为家人送行时将自己的所有财物都捐赠了,她虽然失去了家人却保持着坚强的态度,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传统的孝道和贞节精神。最后,作者呼吁后人要传承这些美德,让他们成为永恒的光辉。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濉阳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中国古代孝道和贞节精神的诗歌。其中,唐朝李氏与蔡家妇都是出色的贤妻,但蔡家妇更加优秀,她不仅在家庭中表现出伟…展开
这是一首描述中国古代孝道和贞节精神的诗歌。其中,唐朝李氏与蔡家妇都是出色的贤妻,但蔡家妇更加优秀,她不仅在家庭中表现出伟大的孝道,还在处理亲人离世时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她尽心尽力地照顾家人,甚至为家人送行时将自己的所有财物都捐赠了,她虽然失去了家人却保持着坚强的态度,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传统的孝道和贞节精神。最后,作者呼吁后人要传承这些美德,让他们成为永恒的光辉。折叠

作者介绍

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12826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