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潞不可作
出自宋朝高斯得的《感事》- 太师百僚长,历代皆有之。
所用有贤否,邦以分安危。
惟彼太公望,桓桓定周基。
至於尹氏徒,宁逃小雅讥。
汉唐姑勿论,我朝有元龟。
潞公四朝老,德望镇华夷。
咄哉京桧托,言之可嘘欷。
近者扬王庭,举朝莫言非。
太潞不可作,吾其谁与归。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描述了历代朝廷中太师和百官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被任命为国家的重要职务,其所用的贤能决定着国家的安危。其中太公望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在周朝奠定了基础。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尹氏一族,虽然担任了太师的职务,但因为缺乏才能而受到小雅讥讽。 作者也提到了汉唐以及元朝时期的太师,特别强调了潞公在元朝四朝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是,“京桧托”表达了对于潞公的不满和厌恶,认为他不应该担任太师一职,同时也不知道将来谁可以胜任这一职务。最后,作者呼吁扬王庭的人们不要因为私人感情而否认太师的作用,太师的职位应该由有才能和德望的人来担任。
- 背诵
-
感事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描述了历代朝廷中太师和百官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被任命为国家的重要职务,其所用的贤能决定着国家的安危。其中太公望是一…展开这首诗歌描述了历代朝廷中太师和百官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被任命为国家的重要职务,其所用的贤能决定着国家的安危。其中太公望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在周朝奠定了基础。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尹氏一族,虽然担任了太师的职务,但因为缺乏才能而受到小雅讥讽。 作者也提到了汉唐以及元朝时期的太师,特别强调了潞公在元朝四朝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是,“京桧托”表达了对于潞公的不满和厌恶,认为他不应该担任太师一职,同时也不知道将来谁可以胜任这一职务。最后,作者呼吁扬王庭的人们不要因为私人感情而否认太师的作用,太师的职位应该由有才能和德望的人来担任。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12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