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书青史

出自唐朝刘驾的《塞下曲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
绝塞阴无草,平沙去尽天。
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
圣代书青史,当时破虏年。
塞下曲拼音解读
bīng liáo shuǐ biān
fēng juàn jīng zhān
jué sāi yīn cǎo
píng shā jìn tiān
xià yíng kàn dòu jiàn
chuán hào xìn láng yān
shèng dài shū qīng shǐ
dāng shí n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描述了唐朝李光弼在辽水边驻军征战的情形。整首诗通过描写风景和战争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赞美和敬意。 首先,诗中描绘的是战争的景象。文中提到“勒兵辽水边”,说明唐军在此处布防并出征。而“风急卷旌旃”则暗示着战争的激烈,甚至可以看到唐军的旗帜在狂风中招展。 其次,诗中还描写了当时地势的荒凉和荒芜。“绝塞阴无草”,“平沙去尽天”,这些描写表达了唐军所经之地的苦难和艰险,也突显出唐军的勇毅和坚韧。 最后,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圣代书青史”,这句话暗示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并且将其寄托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当时破虏年”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唐军英勇战斗的敬意和赞美。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塞下曲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描述了唐朝李光弼在辽水边驻军征战的情形。整首诗通过描写风景和战争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赞…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描述了唐朝李光弼在辽水边驻军征战的情形。整首诗通过描写风景和战争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赞美和敬意。 首先,诗中描绘的是战争的景象。文中提到“勒兵辽水边”,说明唐军在此处布防并出征。而“风急卷旌旃”则暗示着战争的激烈,甚至可以看到唐军的旗帜在狂风中招展。 其次,诗中还描写了当时地势的荒凉和荒芜。“绝塞阴无草”,“平沙去尽天”,这些描写表达了唐军所经之地的苦难和艰险,也突显出唐军的勇毅和坚韧。 最后,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圣代书青史”,这句话暗示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并且将其寄托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当时破虏年”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唐军英勇战斗的敬意和赞美。折叠

作者介绍

刘驾 刘驾 刘驾(822—?)唐诗人。字司南,江东人。与曹邺为诗友,俱以工于五古著称,时称“曹、刘”。初举进士不第,屏居长安。大中三年(849),唐王朝收复河、湟失地,刘驾献《乐府》十首表示祝贺。大中六年(852)登进士第,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1199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