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石不见虎
出自宋朝张镃的《杂兴》- 有虎南山南,有石北山畔。
虎石人未辨,箭发石遂贯。
一朝两生心,见石不见虎。
若向虎石求,引满徒自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南山有老虎,北山有一块大石头。人们无法分辨哪一个更加危险,但是当有人射箭时,箭却穿透了石头。接着,有个人在心里想象着自己既能见到石头又不见老虎,结果发现如果去寻找老虎与石头,只会带来更多的苦恼。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在决策时往往容易被瞬间的感性冲动所左右,而忽略了理性思考和深入分析的重要性。
- 背诵
-
杂兴诗意赏析
-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显赫,张镃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张镃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11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