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家山供衲线
出自唐朝陆龟蒙的《赠老僧二首》- 枯貌自同霜里木,馀生唯指佛前灯。
少时写得坐禅影,今见问人何处僧。
自有家山供衲线,不离溪曲取庵茅。
旧曾闻说林中鸟,定后长来顶上巢。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经历了岁月沉淀,外貌已经苍老的禅僧。他的容貌和霜冻覆盖的树木一样枯瘦。他的余生都在点亮佛前的灯,向佛求取慈悲与智慧。 他曾经年轻时写下过自己打坐时的影像,但现在他已经老态龙钟,不知道自己的学问是否还有人问津。尽管如此,他仍坚持供养着自己的寺庙,并且不离开山间溪水、竹林,采集茅草来建造小屋。 诗中提到的“林中鸟”,则是比喻掌握禅宗要旨的高僧。他们通过冥想得到的智慧,就如同飞鸟回巢,始终栖息在心灵之上。
- 背诵
-
赠老僧二首诗意赏析
-
陆龟蒙
陆龟蒙(?─约881),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苏州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幼聪颖,善属文。举进士不第,曾任湖、苏二州刺史的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后以高士征召,不至。素与李蔚,卢携友善、及李、卢当政,召拜左拾遗,诏书下,陆龟蒙已病卒。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其散文善借物寄讽,托古讽今,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及统治者的腐朽有所…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08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