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啼月落
出自宋朝释居简的《永明寿禅师赞》- 客吟灯残,猿啼月落。衲帔蒙头,千岩万壑。指破凡夫,为等觉妙觉。
齐大小乘,于钱索井索。纵大辩于谈笑,寄虚怀于冥莫。
所谓百轴宗镜之文,如太山之一毫芒。巍巍堂堂,炜炜煌煌。
非心亦非佛,破镜不重光。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禅宗僧人的内心体验和对佛法的领悟。第一句描述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在灯光中吟唱,听到猿猴的呼啸声,感受到月亮的落下。第二句描述僧人的穿着,他们身着衲帔,站在峭壁之上,指点众生,引导他们脱离尘世。第三句则提到了大小乘两个宗派,以及钱、索、井等用语,显然是在说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第四句话“非心亦非佛”,表达了禅宗批判有关心灵和宗教的一种思想,认为心和佛都不是真正存在的实体,最后一句“破镜不重光”则让人联想到禅宗的“菩提树下”,表示只有经历过彻底的颠覆和打破,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背诵
-
永明寿禅师赞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禅宗僧人的内心体验和对佛法的领悟。第一句描述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在灯光中吟唱,听到猿猴的呼啸声,…展开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禅宗僧人的内心体验和对佛法的领悟。第一句描述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在灯光中吟唱,听到猿猴的呼啸声,感受到月亮的落下。第二句描述僧人的穿着,他们身着衲帔,站在峭壁之上,指点众生,引导他们脱离尘世。第三句则提到了大小乘两个宗派,以及钱、索、井等用语,显然是在说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第四句话“非心亦非佛”,表达了禅宗批判有关心灵和宗教的一种思想,认为心和佛都不是真正存在的实体,最后一句“破镜不重光”则让人联想到禅宗的“菩提树下”,表示只有经历过彻底的颠覆和打破,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01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