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恨南溪不尽吞

出自宋朝朱槔的《舟次鼋湖阻水因由董山 其二
一川黄浊写昆崙,苦恨南溪不尽吞。三老亦知行意速,时时插竹记沙痕。
舟次鼋湖阻水因由董山 其二拼音解读
chuān huáng zhuó xiě kūn lún
hèn nán jìn tūn
sān lǎo zhī háng
shí shí chā zhú shā h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他在描述自己游历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 “一川黄浊写昆崙”,指的是眼前的昆仑山和一条泥河,它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中的“黄浊”描绘了这条泥河的颜色和质地,让人感受到它的肮脏和污秽。 “苦恨南溪不尽吞”,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条泥河的厌恶和痛心。他希望南溪能够把这条泥河吞噬掉,使得这个美丽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清洁和优美。 “三老亦知行意速”,表示即使是年迈的长者也能够理解并认同诗人的行动和决定。他们明白时间的珍贵和生命的短暂,因此鼓励诗人不要停滞不前,而要紧锣密鼓地向前走。 “时时插竹记沙痕”,指的是诗人使用竹片记录下他在旅途中看到的沙痕。这个意象暗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和严谨,以及他对于环境的关注和呼吁。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舟次鼋湖阻水因由董山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他在描述自己游历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 “一川黄浊写昆崙”,指的是眼前的昆仑山和一条泥河…展开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他在描述自己游历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 “一川黄浊写昆崙”,指的是眼前的昆仑山和一条泥河,它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中的“黄浊”描绘了这条泥河的颜色和质地,让人感受到它的肮脏和污秽。 “苦恨南溪不尽吞”,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条泥河的厌恶和痛心。他希望南溪能够把这条泥河吞噬掉,使得这个美丽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清洁和优美。 “三老亦知行意速”,表示即使是年迈的长者也能够理解并认同诗人的行动和决定。他们明白时间的珍贵和生命的短暂,因此鼓励诗人不要停滞不前,而要紧锣密鼓地向前走。 “时时插竹记沙痕”,指的是诗人使用竹片记录下他在旅途中看到的沙痕。这个意象暗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和严谨,以及他对于环境的关注和呼吁。折叠

作者介绍

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01716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