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彻夜堂月
出自宋朝陈师道的《赠白闍梨》- 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
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
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
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含义比较深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在行走中所经历的孤独和无常,在一个人去往的地方,他只带着一些简单的物品,但当他返回时发现曾经属于他的事物已经不存在了。 2.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这句话表达了宗乘对道路的追求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他有自己的判断力,并且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 3.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这句话描绘了宗乘把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不畏寒冷和孤独,专心致志地研究。 4.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这句话表达了宗乘在进修文化知识方面的困境,他没有机会进入净社,感到失落和彷徨。
- 背诵
-
赠白闍梨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比较深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在行走中所经历的孤独和无…展开这首诗的含义比较深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在行走中所经历的孤独和无常,在一个人去往的地方,他只带着一些简单的物品,但当他返回时发现曾经属于他的事物已经不存在了。 2.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这句话表达了宗乘对道路的追求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他有自己的判断力,并且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 3.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这句话描绘了宗乘把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不畏寒冷和孤独,专心致志地研究。 4.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这句话表达了宗乘在进修文化知识方面的困境,他没有机会进入净社,感到失落和彷徨。折叠 -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01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