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为娱耳音
出自唐朝于武陵的《匣中琴》-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
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
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人缺乏正义之心的感慨,将之比喻为一件被遗忘在蛛网和匣子中的琴。虽然这把琴曾经能够唤起美好的音乐,但现在已经无人问津,只能默默地躺在角落里。而高雅的琴韵仍旧存在,却没有人能够欣赏,因为人们的心灵已经被尘埃所淹没。最后,作者认为这种情况就像南风曲,即使音响依然,也已经变得不谐和。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凋敝的失望和忧虑。
- 背诵
-
匣中琴诗意赏析
-
于武陵
于武陵,会昌时人。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9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