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不见菊
出自宋朝孔平仲的《九日独登曹亭》- 重阳不见菊,节物愈凋零。性复不嗜饮,对酒只如酲。
秋堂静便卧,既起思殊清。登高未免俗,亦不造林坰。
屋西连郡郛,木末乃曹亭。杖藜只独往,坐对南山青。
萧瑟西风高,泱漭滞雨晴。断云见天色,残潦知地形。
遥峰落照敛,别浦暝烟生。归鸟向村急,孤舟当渡横。
此时有佳兴,乃恶闻人声。况令预尊俎,而使听竽笙。
嗟吾趣尚僻,取笑世上英。岂宜滥簪绂,但可老柴荆。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重阳不见菊》。全诗写诗人在重阳节时,看到四处荒凉,萧瑟的景象,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物华的凋零,自己也渐渐老去。虽然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饮酒,但对于品酒仍有浓厚的兴趣。他躺在秋堂里,沉思独立,登高远眺却不妄附于俗世之中。他只会独自走到西边的乡村,在南山面前坐下,静心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他看到天空中的断云和地上的残潦,领略到大自然万物的无限变化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他宁愿享受孤独的清幽,也不希望听到喧嚣的声音,并认为自己的生活就像老柴荆一样,虽然粗陋,但始终能保持自己的本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寄托着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 背诵
-
九日独登曹亭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重阳不见菊》。全诗写诗人在重阳节时,看到四处荒凉,萧瑟的景象,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物华的凋零,自己…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重阳不见菊》。全诗写诗人在重阳节时,看到四处荒凉,萧瑟的景象,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物华的凋零,自己也渐渐老去。虽然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饮酒,但对于品酒仍有浓厚的兴趣。他躺在秋堂里,沉思独立,登高远眺却不妄附于俗世之中。他只会独自走到西边的乡村,在南山面前坐下,静心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他看到天空中的断云和地上的残潦,领略到大自然万物的无限变化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他宁愿享受孤独的清幽,也不希望听到喧嚣的声音,并认为自己的生活就像老柴荆一样,虽然粗陋,但始终能保持自己的本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寄托着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求。折叠 -
孔平仲
孔平仲 北宋诗人。字义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生卒年不详。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曾任秘书丞、集贤校理,又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刑狱。 孔平仲长于史学,工文词,富于词藻,著有《珩璜新论》、《续世说》、《孔氏谈苑》、《朝散集》等。他的富有现实内容,如《铸钱行》揭露铸钱扰民:"三更趋役抵昏休,寒呻暑吟神鬼愁。从来鼓铸知多少,铜沙叠就城南道。钱成水运…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94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