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升平无故老
出自唐朝李郢的《故洛阳城》- 胡兵一动朔方尘,不使銮舆此重巡。
清洛但流呜咽水,上阳深锁寂寥春。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
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萧条凄凉的北方边疆景象。胡兵一动,指的是战争时期军队出动的情景,朔方是大漠西北部分地区。作者借此形容战乱频发,使得皇帝不能安心巡视国土。 接下来描述的是春天在北方的河流和城市中的景象,清洛呜咽,上阳锁寂,形容一切都显得沉闷和无生气。随着少室初晴雨,柳树轻拂着桥面,人们渡过河流,但是城市依然静谧,没有喧闹的场景。最后两句则表现了岁月的流转,以及凋谢的落花,回首过去,有多少人已经不再年轻,或者已经去世了。整首诗通过对北方苍凉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背诵
-
故洛阳城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萧条凄凉的北方边疆景象。胡兵一动,指的是战争时期军队出动的情景,朔方是大漠西北部分地区。作者借此形容战乱…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萧条凄凉的北方边疆景象。胡兵一动,指的是战争时期军队出动的情景,朔方是大漠西北部分地区。作者借此形容战乱频发,使得皇帝不能安心巡视国土。 接下来描述的是春天在北方的河流和城市中的景象,清洛呜咽,上阳锁寂,形容一切都显得沉闷和无生气。随着少室初晴雨,柳树轻拂着桥面,人们渡过河流,但是城市依然静谧,没有喧闹的场景。最后两句则表现了岁月的流转,以及凋谢的落花,回首过去,有多少人已经不再年轻,或者已经去世了。整首诗通过对北方苍凉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折叠 -
李郢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9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