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无生意
出自宋朝李邴的《宝林寺》- 青灯映独宿,世事忽如遗。
一榻寒无梦,高斋静见诗。
长空消海气,远壑淡幽姿。
欲问无生意,高人不可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现了作者孤独、苦闷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一句“青灯映独宿,世事忽如遗”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他在夜晚点起了青色的灯,映照出自己一个人的身影,突然感叹时间匆匆,身边的人事物一下子就离开了自己。 接下来的“一榻寒无梦,高斋静见诗”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疲惫。他在冰冷的床上安眠,却没有任何的梦境;而在安静的书斋里,写下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第三句“长空消海气,远壑淡幽姿”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宏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衬了自己的渺小与无力。 最后一句“欲问无生意,高人不可期”则彰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疑问和对于真正高人的向往。他感到自己的存在似乎缺乏意义,希望能够遇见真正的高人,得到启示和指引。
- 背诵
-
宝林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现了作者孤独、苦闷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一句“青灯映独宿,世事忽如遗”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他在…展开这首诗意味深长,表现了作者孤独、苦闷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一句“青灯映独宿,世事忽如遗”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他在夜晚点起了青色的灯,映照出自己一个人的身影,突然感叹时间匆匆,身边的人事物一下子就离开了自己。 接下来的“一榻寒无梦,高斋静见诗”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疲惫。他在冰冷的床上安眠,却没有任何的梦境;而在安静的书斋里,写下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第三句“长空消海气,远壑淡幽姿”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宏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衬了自己的渺小与无力。 最后一句“欲问无生意,高人不可期”则彰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疑问和对于真正高人的向往。他感到自己的存在似乎缺乏意义,希望能够遇见真正的高人,得到启示和指引。折叠 -
李邴
李邴(1085-1146), 字汉老,号龙龛居士。济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后为资政殿学士,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闲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谥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92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