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家兄弟声名白

出自宋朝谢薖的《颜鲁公祠堂
上皇御宇无长策,牧羊奴子孤恩泽。银莬分印属儿曹,二十馀州尽陷贼。
常山死守平原拒,公家兄弟声名白。平原白首立班行,忠义凛凛真严霜。
历事四朝唯一节,当年舌舐中丞血。岂知丞相面如蓝,貌虽夷易心巉岩。
老臣何罪死虎口,到今谁为祛其衔。临风志士长悲吒,矧瞻遗像严祠下。
未能立草迎送词,一奠椒浆泪盈把。
颜鲁公祠堂拼音解读
shàng huáng zhǎng
yáng ēn
yín wǎn fèn yìn shǔ ér cáo
èr shí zhōu jìn xiàn zéi
cháng shān shǒu píng yuán
gōng jiā xiōng shēng míng bái
píng yuán bái shǒu bān háng
zhōng lǐn lǐn zhēn yán shuāng
shì cháo wéi jiē
dāng nián shé shì zhōng chéng xuè
zhī chéng xiàng miàn lán
mào suī xīn chán yán
lǎo chén zuì kǒu
dào jīn shuí wéi xián
lín fēng zhì shì zhǎng bēi zhà
shěn zhān xiàng yán xià
wèi néng cǎo yíng sòng
diàn jiāo jiāng lèi y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唐朝名将魏征的忠义事迹。上皇无长策,即指唐玄宗晚年荒淫无度,失去了治国的良方。而牧羊奴子孤恩泽,则寓意魏征虽然出身卑微,但依然忠心为国,不图功名利禄。银莬分印属儿曹,二十余州尽陷贼,指的是安史之乱时期,魏征带兵守卫常山,坚决抵御叛军入侵,保护了国家领土。 平原白首立班行,表示魏征忠勇无比,临危不惧。当年舌舐中丞血,则形容他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一路南下到达唐都长安,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岂知丞相面如蓝,貌虽夷易心巉岩,讲述了魏征明察秋毫、深思熟虑的才能和为人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老臣何罪死虎口,到今谁为祛其衔,表达了对魏征被冤杀的不平和对他忠诚的敬仰。临风志士长悲吒,矧瞻遗像严祠下,说明当时很多人在魏征忠烈事迹面前深受感动。 最后两句“未能立草迎送词,一奠椒浆泪盈把”,表示作者没有机会亲自为魏征立传或送别,只能用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哀思。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颜鲁公祠堂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唐朝名将魏征的忠义事迹。上皇无长策,即指唐玄宗晚年荒淫无度,失去了治国的良方。而牧羊奴子孤恩泽,则寓意魏征虽…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唐朝名将魏征的忠义事迹。上皇无长策,即指唐玄宗晚年荒淫无度,失去了治国的良方。而牧羊奴子孤恩泽,则寓意魏征虽然出身卑微,但依然忠心为国,不图功名利禄。银莬分印属儿曹,二十余州尽陷贼,指的是安史之乱时期,魏征带兵守卫常山,坚决抵御叛军入侵,保护了国家领土。 平原白首立班行,表示魏征忠勇无比,临危不惧。当年舌舐中丞血,则形容他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一路南下到达唐都长安,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岂知丞相面如蓝,貌虽夷易心巉岩,讲述了魏征明察秋毫、深思熟虑的才能和为人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老臣何罪死虎口,到今谁为祛其衔,表达了对魏征被冤杀的不平和对他忠诚的敬仰。临风志士长悲吒,矧瞻遗像严祠下,说明当时很多人在魏征忠烈事迹面前深受感动。 最后两句“未能立草迎送词,一奠椒浆泪盈把”,表示作者没有机会亲自为魏征立传或送别,只能用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哀思。折叠

作者介绍

谢薖 谢薖 谢薖(?─1116)字幼槃,号竹友居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谢逸之弟。二人皆能诗,并称「二谢」,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终身不仕,高风亮节,为时所重。政和六年卒,《宋史翼》有传。著有《竹友集》十卷。《彊村丛书》有《竹友词》一卷。后人赞其词「尤天然工妙」。…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91968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