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复向汾阳

出自宋朝刘攽的《神宗皇帝挽诗四首 其一
制作夸三正,规模壮百王。自然推大略,谁得望清光。
东乐来蟠木,南琛过越裳。白云那可测,应复向汾阳
神宗皇帝挽诗四首 其一拼音解读
zhì zuò kuā sān zhèng
guī zhuàng bǎi wáng
rán tuī luè
shuí wàng qīng guāng
dōng lái pán
nán chēn guò yuè shang
bái yún
yīng xiàng fén y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句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题都城南庄》。整个诗歌描述了作者对于大规模建筑和城池建设的感慨,并表达了对于历史的追思。 在第一句中,“夸三正”指的是坚固有力的城墙,而“百王”则代表各种不同的君主,也就是说,城池的规模之大足以容纳百位国王。作者认为这样庞大的工程需要自然的顺应,而非人为地强行设计。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作者所经过的两处地方:东乐和南琛。在这里作者看到了古老的文物和景观,但这些景物已经被岁月的洗礼所改变。最后一句“白云那可测,应复向汾阳”,引申出作者的思考: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是历史和文化的痕迹会在时间的长河中留存下来,像白云一样永恒不灭。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神宗皇帝挽诗四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题都城南庄》。整个诗歌描述了作者对于大规模建筑和城池建设的感慨,并表达了对于历史的追思。…展开
这首诗句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题都城南庄》。整个诗歌描述了作者对于大规模建筑和城池建设的感慨,并表达了对于历史的追思。 在第一句中,“夸三正”指的是坚固有力的城墙,而“百王”则代表各种不同的君主,也就是说,城池的规模之大足以容纳百位国王。作者认为这样庞大的工程需要自然的顺应,而非人为地强行设计。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作者所经过的两处地方:东乐和南琛。在这里作者看到了古老的文物和景观,但这些景物已经被岁月的洗礼所改变。最后一句“白云那可测,应复向汾阳”,引申出作者的思考: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是历史和文化的痕迹会在时间的长河中留存下来,像白云一样永恒不灭。折叠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91735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