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可否何不详
出自宋朝王令的《孟子》- 孟子不肯比伊尹,仲尼方可期文王。
圣贤自得固厚重,庸俗始以己较量。
微生喜以佞面诋,臧氏恶非礼所当。
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两位古代圣贤孟子和孔子的评价和感叹。 首先,诗人认为孟子不肯与伊尹相比较,说明他有着固执的性格和自信的内心。而孔子则被看作是有可能被文王所接纳和期待的人物。 然后,诗人强调了圣贤之间的区别和与常人的差异。圣贤们已经拥有了内在的厚重和稳定,而庸俗之人却始终在与别人比较,寻求自我价值。 接下来,诗人谈到了微生和臧氏两个人。微生以佞言欺骗他人,臧氏则违背礼仪,两者都与圣贤的品德背道而驰。 最后,诗人为孟子和孔子感到惋惜,认为他们应该更加珍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不轻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评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类智慧和道德水平的思考和反思。
- 背诵
-
孟子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两位古代圣贤孟子和孔子的评价和感叹。 首先,诗人认为孟子不肯与伊尹相比较,说明他有着固执的性格和自信的…展开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两位古代圣贤孟子和孔子的评价和感叹。 首先,诗人认为孟子不肯与伊尹相比较,说明他有着固执的性格和自信的内心。而孔子则被看作是有可能被文王所接纳和期待的人物。 然后,诗人强调了圣贤之间的区别和与常人的差异。圣贤们已经拥有了内在的厚重和稳定,而庸俗之人却始终在与别人比较,寻求自我价值。 接下来,诗人谈到了微生和臧氏两个人。微生以佞言欺骗他人,臧氏则违背礼仪,两者都与圣贤的品德背道而驰。 最后,诗人为孟子和孔子感到惋惜,认为他们应该更加珍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不轻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评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类智慧和道德水平的思考和反思。折叠 -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青年诗人,他仅有短暂的十年创作时间,却写出了70多篇散文和480多首诗。他的诗歌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主要…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90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