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丹诏发春雷

出自元朝曹伯启的《寄菊圃宪副
十行丹诏发春雷,一脉阳和遍九垓。天下求安先肃政,浙东何幸遇全材。
贪狼昼伏毛如立,老鹘宵征气已摧。山谷饥民厌烦酷,赐环消息不须来。
寄菊圃宪副拼音解读
shí háng dān zhào chūn léi
yáng biàn jiǔ gāi
tiān xià qiú ān xiān zhèng
zhè dōng xìng quán cái
tān láng zhòu máo
lǎo xiāo zhēng cuī
shān mín yàn fán
huán xiāo l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官员全材的诗。它描述了全材作为一位贤明的官员,通过他的治理,带来了和平与繁荣。 第一句提到的“十行丹诏”意味着皇帝下达了命令,让全国上下都听从全材的治理。接下来的几句话强调了他成功地实现了这个目标,给整个帝国带来了和平和繁荣。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人民对全材的感激之情。最后两句则描述了环使者(即皇帝派来检查的高级官员)无需前来,因为全材已经成功解决了当地民众的困境。 此外,诗中还出现了一些象征性的比喻,比如“贪狼昼伏毛如立”和“老鹘宵征气已摧”,用来形容那些造成不安的困扰和威胁的存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寄菊圃宪副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官员全材的诗。它描述了全材作为一位贤明的官员,通过他的治理,带来了和平与繁荣。 第一句提到的“十行丹…展开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官员全材的诗。它描述了全材作为一位贤明的官员,通过他的治理,带来了和平与繁荣。 第一句提到的“十行丹诏”意味着皇帝下达了命令,让全国上下都听从全材的治理。接下来的几句话强调了他成功地实现了这个目标,给整个帝国带来了和平和繁荣。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人民对全材的感激之情。最后两句则描述了环使者(即皇帝派来检查的高级官员)无需前来,因为全材已经成功解决了当地民众的困境。 此外,诗中还出现了一些象征性的比喻,比如“贪狼昼伏毛如立”和“老鹘宵征气已摧”,用来形容那些造成不安的困扰和威胁的存在。折叠

作者介绍

曹伯启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8784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