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不管参军帽

出自元朝刘秉忠的《九日满坦山
凌云气节鬓惊秋,书剑荒寒事远游。万里岚光乘马背,一川红叶上鳌头。
西风不管参军帽,绝塞空凋季子裘。谁把茱萸念行役?凭高拭目望神州。
九日满坦山拼音解读
líng yún jiē bìn jīng qiū
shū jiàn huāng hán shì yuǎn yóu
wàn lán guāng chéng bèi
chuān hóng shàng áo tóu
西 fēng guǎn cān jūn mào
jué sāi kōng diāo qiú
shuí zhū niàn háng
píng gāo shì wàng shén zh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乡背井、流浪在外的士人的孤寂和凄凉,同时也表现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首先,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是他仍然保持着傲然挺立的气节。其次,他走过了漫长而艰苦的旅程,经受了书剑无用、荒芜寒冷的苦难,但他依然坚定地向前走,骑着马穿越山河大川,最终登上了鳌头山。他面对着荒凉的西域,不畏惧风霜雪雨,与之抗衡。 作者还通过描述茱萸来暗示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因为茱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重要的祭祀物品,通常与行军打仗的士兵联系在一起。因此,这首诗歌可能是一位士兵或将领的自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和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九日满坦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乡背井、流浪在外的士人的孤寂和凄凉,同时也表现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首先,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是…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乡背井、流浪在外的士人的孤寂和凄凉,同时也表现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首先,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是他仍然保持着傲然挺立的气节。其次,他走过了漫长而艰苦的旅程,经受了书剑无用、荒芜寒冷的苦难,但他依然坚定地向前走,骑着马穿越山河大川,最终登上了鳌头山。他面对着荒凉的西域,不畏惧风霜雪雨,与之抗衡。 作者还通过描述茱萸来暗示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因为茱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重要的祭祀物品,通常与行军打仗的士兵联系在一起。因此,这首诗歌可能是一位士兵或将领的自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和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折叠

作者介绍

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初名侃,字仲晦,今河北邢台人。曾隐居武夷山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后被元世祖召见,留侍左右,改名秉忠,位至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博学多才,喜吟诗作曲。著有《刘秉忠诗文集》、《藏春散人集》传世。现存小令十二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8189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