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默识
出自元朝李道纯的《满江红 赠丁县令三教一理》- 三教正传,这蹊径、元来蓦直。问老子机缄,至虚静极。释氏性从空里悟,仲尼理自诚中人。笄始初、立教派分三,其源一。道玄关,常应物。易幽微,须默识。那禅宗奥旨,真空至寂。刻刻兼持无间断,生生受用无休息。便归根、复命体元虚,藏至密。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意味着探求宗教的真谛,需走一条通向虚无的道路。三教正传是指佛道儒三种主要宗教的正统传承,而“蹊径”即为通往精神奥秘的道路。老子和释氏作为代表,分别强调个人内在的虚静和空灵。仲尼则注重人际的诚信和社会伦理的建设。在宗教派别中,各有所长,却同源于相同的根本。诗人认为,通向宗教真谛的道路需要关注物之常情,同时须领悟易经的玄妙。禅宗的奥旨则是真正通往虚无至寂的境界。只有持续不断地追求,才能不断受用精神上的满足。最终,我们要回归真实的自我,体验内心的真实和深度,并将其保存在内心深处。
- 背诵
-
满江红 赠丁县令三教一理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味着探求宗教的真谛,需走一条通向虚无的道路。三教正传是指佛道儒三种主要宗教的正统传承,而“蹊径”即为通往精神奥秘…展开这首诗意味着探求宗教的真谛,需走一条通向虚无的道路。三教正传是指佛道儒三种主要宗教的正统传承,而“蹊径”即为通往精神奥秘的道路。老子和释氏作为代表,分别强调个人内在的虚静和空灵。仲尼则注重人际的诚信和社会伦理的建设。在宗教派别中,各有所长,却同源于相同的根本。诗人认为,通向宗教真谛的道路需要关注物之常情,同时须领悟易经的玄妙。禅宗的奥旨则是真正通往虚无至寂的境界。只有持续不断地追求,才能不断受用精神上的满足。最终,我们要回归真实的自我,体验内心的真实和深度,并将其保存在内心深处。折叠 -
李道纯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7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