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通
出自元朝李道纯的《沁园春 赠郑松溪》- 若拙若愚,若慵若懒,若呆若痴。只这底便是,造玄日用,果行得去,密应神机。学解见知,声闻圆觉,增长根尘塞肚皮。都无用,但死心塌地,寿与天齐。金仙不在天西。那碧眼胡儿不必题。问性宗一着,从空自悟,命基上事,务实为基。虚实相通,有无交入,混合形神圣立跻。禅天净,看云藏山岳,月照松溪。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在修行中应该有的态度和境界。诗中描述了一些看似消极的状态,如拙、愚、慵、懒、呆、痴等,但作者认为这些状态并不是问题,在修行的过程中只要能够专注于修行,就能够造福众生。而修行的关键在于学习解脱之道,通过声闻圆觉来增强自己的根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性的本质。此外,诗中还提到了虚实相通,有无交入,混合形神圣立等境界,这代表着在修行中需要同时注重心灵和身体上的实践,让它们相互交融,以达到精神上的净化。最后,诗人建议要从命运的基础上去做事,注重实际的方法与技巧,并借助禅修来找到自己的内在平静,从而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 背诵
-
沁园春 赠郑松溪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在修行中应该有的态度和境界。诗中描述了一些看似消极的状态,如拙、愚、慵、懒、呆、痴等,但作者认为这…展开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在修行中应该有的态度和境界。诗中描述了一些看似消极的状态,如拙、愚、慵、懒、呆、痴等,但作者认为这些状态并不是问题,在修行的过程中只要能够专注于修行,就能够造福众生。而修行的关键在于学习解脱之道,通过声闻圆觉来增强自己的根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性的本质。此外,诗中还提到了虚实相通,有无交入,混合形神圣立等境界,这代表着在修行中需要同时注重心灵和身体上的实践,让它们相互交融,以达到精神上的净化。最后,诗人建议要从命运的基础上去做事,注重实际的方法与技巧,并借助禅修来找到自己的内在平静,从而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折叠 -
李道纯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7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