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中虚
出自元朝李道纯的《百字令 赠通庵》- 太初一点,本灵明、元自至纯无亲。执着些儿千里远,悟得只消时霎。方寸中虚,纤尘不立,何用调庚甲。承当得去,目前方信无法。个中显诀难传,无名可唤,贵在心通达。信手拈来君荐取,无罅岂容针*。人我山头,是非海里,更要知生杀。养其无象,忘形灵地开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修炼者的心路历程和修行过程。第一句“太初一点,本灵明、元自至纯无亲”表达了修炼者最初的状态,即灵性纯洁无杂质。接着,“执着些儿千里远,悟得只消时霎”意味着修炼者为了寻求更高的境界而不断地修行,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只需要一瞬间的顿悟便能通晓。 在修行的过程中,修炼者需要达到“方寸中虚,纤尘不立”的境界,即内心空灵无物,不被俗世所扰。同时,“承当得去,目前方信无法”也强调了修炼者必须承担修行的艰辛,并认为自己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领悟更深的道理。 接下来,“个中显诀难传,无名可唤,贵在心通达”则说明了修炼者发现修行之道极其玄妙,难以用语言表达,必须通过内心体悟。最后两句“信手拈来君荐取,无罅岂容针”表明修炼者已经茅塞顿开,可以随意掌握修行之道,不再担心会出错。 整首诗强调了修炼者在修行中需要抛开俗世纷扰,通过自身的努力领悟更高的境界,在修炼道路上不断前行。
- 背诵
-
百字令 赠通庵诗意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修炼者的心路历程和修行过程。第一句“太初一点,本灵明、元自至纯无亲”表达了修炼者最初的状态,即灵性纯洁无…展开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修炼者的心路历程和修行过程。第一句“太初一点,本灵明、元自至纯无亲”表达了修炼者最初的状态,即灵性纯洁无杂质。接着,“执着些儿千里远,悟得只消时霎”意味着修炼者为了寻求更高的境界而不断地修行,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只需要一瞬间的顿悟便能通晓。 在修行的过程中,修炼者需要达到“方寸中虚,纤尘不立”的境界,即内心空灵无物,不被俗世所扰。同时,“承当得去,目前方信无法”也强调了修炼者必须承担修行的艰辛,并认为自己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领悟更深的道理。 接下来,“个中显诀难传,无名可唤,贵在心通达”则说明了修炼者发现修行之道极其玄妙,难以用语言表达,必须通过内心体悟。最后两句“信手拈来君荐取,无罅岂容针”表明修炼者已经茅塞顿开,可以随意掌握修行之道,不再担心会出错。 整首诗强调了修炼者在修行中需要抛开俗世纷扰,通过自身的努力领悟更高的境界,在修炼道路上不断前行。折叠 -
李道纯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7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