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隼若为笼
出自元朝贝琼的《李子庚挽诗》- 屡入元戎幕,曾陪御史骢。一身辞汶上,万里入闽中。
东观文章妙,西平将略雄。艰危真自许,敢决更谁同。
斩马求藩剑,号猿拓楚弓。行师百道静,破贼两关通。
拟复尧封大,重开汉业隆。触蛮犹苦斗,鹰隼若为笼。
重雾朝埋日,长星夜陨空。柱天徒有志,填海竟无功。
已并田畴义,皆知葛亮忠。江风吹独树,山月照幽宫。
英气宁为土,神光或吐虹。尚怜诸子在,国士有遗风。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个志士的壮烈事迹和追求。他多次跟随元戎(指朝廷)出征,曾经陪同御史骢进京,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要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奋斗。他在汶上任官,却毅然前往闽中,充分展现出他的胆识和果敢。 他眼观文章妙,精通军略,对自己的实力非常有信心,敢于挑战一切困难。他斩马求藩剑,号猿拓楚弓,在百道静中行师,成功打破贼匪的关口,并且认为这些艰难险阻都可以克服。 他也有远大抱负,期望重复尧帝之功,令汉业隆盛。即使面临着蛮族的侵略,他也意志坚定,毫不畏惧。他虽然不能填海造陆,但却传颂至今,被人们铭记。 最后,诗人纪念这位国士,称赞他的忠诚和英名,并神话了他的形象,使其具有超凡的英气和神光。
- 背诵
-
李子庚挽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个志士的壮烈事迹和追求。他多次跟随元戎(指朝廷)出征,曾经陪同御史骢进京,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要在更广…展开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个志士的壮烈事迹和追求。他多次跟随元戎(指朝廷)出征,曾经陪同御史骢进京,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要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奋斗。他在汶上任官,却毅然前往闽中,充分展现出他的胆识和果敢。 他眼观文章妙,精通军略,对自己的实力非常有信心,敢于挑战一切困难。他斩马求藩剑,号猿拓楚弓,在百道静中行师,成功打破贼匪的关口,并且认为这些艰难险阻都可以克服。 他也有远大抱负,期望重复尧帝之功,令汉业隆盛。即使面临着蛮族的侵略,他也意志坚定,毫不畏惧。他虽然不能填海造陆,但却传颂至今,被人们铭记。 最后,诗人纪念这位国士,称赞他的忠诚和英名,并神话了他的形象,使其具有超凡的英气和神光。折叠 -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朝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7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