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侵越树红

出自元朝贝琼的《秋泾雨后二首 其一
地蟠吴会尽,天与海门通。雨洗秦山碧,霜侵越树红
居人分绝岛,飞鸟度寒空。极目情何限,翻如入剡中。
秋泾雨后二首 其一拼音解读
pán huì jìn
tiān hǎi mén tōng
qín shān
shuāng qīn yuè shù hóng
rén fèn jué dǎo
fēi niǎo hán kōng
qíng xiàn
fān yǎn zh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和情感。在地上,吴会之地是泛指中国东南部的一个地区,因为水网纵横像吴姓人的蜿蜒形状而得名;在天上,海门是指海与天相接的地方,也就是天边;下雨洗过秦岭,使其变成碧绿色;霜冻侵袭越国的树木,使之变红。诗人居住在一座孤岛上,没有其他人类居住,只有飞鸟在空中飞翔。他极目远眺,心情非常宽广,仿佛置身于剡山之中,自由自在。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美景来表达诗人宁静、清新、豁达的情感状态,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秋泾雨后二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和情感。在地上,吴会之地是泛指中国东南部的一个地区,因为水网纵横像吴姓人的蜿蜒形状而得…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和情感。在地上,吴会之地是泛指中国东南部的一个地区,因为水网纵横像吴姓人的蜿蜒形状而得名;在天上,海门是指海与天相接的地方,也就是天边;下雨洗过秦岭,使其变成碧绿色;霜冻侵袭越国的树木,使之变红。诗人居住在一座孤岛上,没有其他人类居住,只有飞鸟在空中飞翔。他极目远眺,心情非常宽广,仿佛置身于剡山之中,自由自在。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美景来表达诗人宁静、清新、豁达的情感状态,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折叠

作者介绍

贝琼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朝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6962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