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可疏三里
出自唐朝贾岛的《郑尚书新开涪江二首》- 岸凿青山破,江开白浪寒。
日沉源出海,春至草生滩。
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
从今疏决后,任雨滞峰峦。
不侵南亩务,已拔北江流。
涪水方移岸,浔阳有到舟。
潭澄初捣药,波动乍垂钩。
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江流的变迁和对其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首先,诗人描述了挖掘岸边青山的景象以及江水因此而分开形成白浪的情况。接着,他描述了日落和春天到来时草生滩的景象。 然后,诗人提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梓匠(制作木材工具的人),他在防止波浪溢出方面做出了贡献;另一个是蓬仙(传说中的仙女),她害怕水干涸。诗人说,现在随着人们疏通江河,让雨水能够自由地流淌,这样就不用担心水位下降,不再需要像梓匠和蓬仙那样守护着江河。 接下来,诗人讲述了涪水移动河岸和浔阳有了渡船的情况,表明江河的变迁会给人们带来便利。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捣药和垂钓鱼的经历,并说山区可以疏浚三里长的河道。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同时也可以适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 背诵
-
郑尚书新开涪江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江流的变迁和对其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首先,诗人描述了挖掘岸边青山的景象以及江水因此而分开形成白浪的情况。…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江流的变迁和对其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首先,诗人描述了挖掘岸边青山的景象以及江水因此而分开形成白浪的情况。接着,他描述了日落和春天到来时草生滩的景象。 然后,诗人提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梓匠(制作木材工具的人),他在防止波浪溢出方面做出了贡献;另一个是蓬仙(传说中的仙女),她害怕水干涸。诗人说,现在随着人们疏通江河,让雨水能够自由地流淌,这样就不用担心水位下降,不再需要像梓匠和蓬仙那样守护着江河。 接下来,诗人讲述了涪水移动河岸和浔阳有了渡船的情况,表明江河的变迁会给人们带来便利。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捣药和垂钓鱼的经历,并说山区可以疏浚三里长的河道。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同时也可以适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折叠 -
贾岛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出家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是著名的苦吟诗人。注重诗句锤炼,刻意求工。其诗情调凄苦,也偶有一些清新的小诗。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