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临平后

出自元朝吴景奎的《过临平
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
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
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
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过临平拼音解读
zhōu guò lín píng hòu
qīng shān diǎn
jiāng tūn liǎng zhè
píng sān
chóu wén yàn
háng páo zhī kuài
fēng fān jiè biàn 便
míng dà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作者从临平出发,沿着江水前往姑苏的旅途。首句“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表现了离开临平之后,远处的青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接下来的两句“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则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其流经的地域范围。 接下来的两句“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则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怀念故土,听到雁声让他更加惆怅。而路途中所吃的食物只有些许的鲙鲈鱼,也反映出艰苦的旅途和品尝不到家乡美食的遗憾。 最后一句“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则预示着即将到达目的地,抬头望风帆,轻松自在。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人情况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旅途中的感受与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过临平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作者从临平出发,沿着江水前往姑苏的旅途。首句“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表现了离开临平之后,远处的青山渐渐消…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作者从临平出发,沿着江水前往姑苏的旅途。首句“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表现了离开临平之后,远处的青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接下来的两句“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则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其流经的地域范围。 接下来的两句“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则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怀念故土,听到雁声让他更加惆怅。而路途中所吃的食物只有些许的鲙鲈鱼,也反映出艰苦的旅途和品尝不到家乡美食的遗憾。 最后一句“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则预示着即将到达目的地,抬头望风帆,轻松自在。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人情况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旅途中的感受与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吴景奎 吴景奎 (1292—1355)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5978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