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随使节

出自元朝吾丘衍的《周达可随奉使过真腊国作书纪风俗因赠三首 其三
汉界踰铜柱,蛮邦近越裳。远行随使节,蹈海及殊方。
鴃舌劳重译,龙波极大荒。异书君已著,未许剑埋光。
周达可随奉使过真腊国作书纪风俗因赠三首 其三拼音解读
hàn jiè yáo tóng zhù
mán bāng jìn yuè shang
yuǎn háng suí shǐ 使 jiē
dǎo hǎi shū fāng
guī shé láo zhòng
lóng huāng
shū jūn zhe
wèi jiàn mái gu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古代使节出使异国的情景。汉界指的是中国,铜柱则是指边境的标志物;蛮邦和越裳是指南方边境的异族国家。这些使节要远行到海外及未知之地,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诗中提到鴃舌、龙波等异域名称,说明这些异国的语言和地理环境都与中国大不相同。有关这些异域的信息,已经有人写成了书,并传回中国。但作者在最后一句话中表示,这些异域之间的争斗与战争并没有停止,所以他不能剑埋光,即不能消除冲突,也不能将文化取代其他文化。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周达可随奉使过真腊国作书纪风俗因赠三首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古代使节出使异国的情景。汉界指的是中国,铜柱则是指边境的标志物;蛮邦和越裳是指南方边境的异族国家。这些使…展开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古代使节出使异国的情景。汉界指的是中国,铜柱则是指边境的标志物;蛮邦和越裳是指南方边境的异族国家。这些使节要远行到海外及未知之地,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诗中提到鴃舌、龙波等异域名称,说明这些异国的语言和地理环境都与中国大不相同。有关这些异域的信息,已经有人写成了书,并传回中国。但作者在最后一句话中表示,这些异域之间的争斗与战争并没有停止,所以他不能剑埋光,即不能消除冲突,也不能将文化取代其他文化。折叠

作者介绍

吾丘衍 吾丘衍 吾丘衍(1272—1311)元朝金石学家,印学奠基人。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讳,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秉性豪放,左目失明,右脚痞跛,行动仍频有风度。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洽印不为成法的固,印文用玉箸篆,圆润秀劲,著有《周秦石刻释音》、《闲居录》、…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464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