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远相忆

出自元朝谢应芳的《水调歌头 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水调歌头 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拼音解读
liù zǎi yuǎn xiàng
sān qiū
bié hòu xuě tiān péng bìn
zhe shù qiǎn qióng chóu
xún ān dào
shàng piàn fān fēi
xìng jìn huí zhōu
míng yuè chū dōng hǎi
yǐn yuē jiàn qióng lóu
huàn lóng
tuó
yáng hóu
shí bēi jiǔ
zhòng jiù tīng zhōu
duō xiè lái shuāng
bái xuě yáng chūn shù
wéi ōu
shí ér bèi
hǎo xué zhì gōng qi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和友情。诗人描述了与远方的朋友六年未见,却感觉像过了三个秋天那样漫长的时间。在别离后,诗人的头发已经斑白,因为思念之情使他感到忧愁。他曾多次想寻找一条安宁之路,但每次都被流逝的时光所阻挡。 然而,当他在河上看到一艘帆船时,他的兴致又被激发了起来,直到月亮升起并隐约看到琼楼,才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了。他唤醒了龙伯,并开始击鼓打舞,以表达对友情的赞美和欢庆。最后,他感谢了他的朋友寄来的礼物(两条鲤鱼和几首白雪阳春的歌曲),并鼓励他们的孩子们继承制弓裘等老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好好学习。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水调歌头 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和友情。诗人描述了与远方的朋友六年未见,却感觉像过了三个秋天那样漫长的时间。在别离后,诗人的头发已经斑…展开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和友情。诗人描述了与远方的朋友六年未见,却感觉像过了三个秋天那样漫长的时间。在别离后,诗人的头发已经斑白,因为思念之情使他感到忧愁。他曾多次想寻找一条安宁之路,但每次都被流逝的时光所阻挡。 然而,当他在河上看到一艘帆船时,他的兴致又被激发了起来,直到月亮升起并隐约看到琼楼,才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了。他唤醒了龙伯,并开始击鼓打舞,以表达对友情的赞美和欢庆。最后,他感谢了他的朋友寄来的礼物(两条鲤鱼和几首白雪阳春的歌曲),并鼓励他们的孩子们继承制弓裘等老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好好学习。折叠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4369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