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怅离群

出自元朝姚燧的《绿头鸭 又寄疏斋
笑疏斋,老来犹未情疏。似嫌呼、缑山笙鹤,表彰特号云居。
善形容、世间有几,写绰约、天外无余。我怅离群,阳春寡和,溉鬵来食武昌鱼。
对芳酒、一声金缕,丝竹用何如。今逾信、古人一言,名下无虚。
记前回、东山胜赏,万株霜叶红初。向岩前、缓移玉勒,怕林下、相失篮舆。
忘赋桃花,清新捷对,坐令辞客掷中书。看明日、片帆东下,江渺正愁予。
凭消遣、算除睡乡,能到华胥。
绿头鸭 又寄疏斋拼音解读
xiào shū zhāi
lǎo lái yóu wèi qíng shū
xián gōu shān shēng
biǎo zhāng hào yún
shàn xíng róng shì jiān yǒu
xiě chāo yuē tiān wài
chàng qún
yáng chūn guǎ
gài qín lái shí chāng
duì fāng jiǔ shēng jīn
zhú yòng
jīn xìn rén yán
míng xià
qián huí dōng shān shèng shǎng
wàn zhū shuāng hóng chū
xiàng yán qián huǎn
lín xià xiàng shī lán
wàng táo huā
qīng xīn jié duì
zuò lìng zhì zhōng shū
kàn míng piàn fān dōng xià
jiāng miǎo zhèng chóu
píng xiāo qiǎn suàn chú shuì xiāng
néng dào huá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取名为《笑疏斋》。它主要描写了老年人的心态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压抑和追求卓越之心。 首先,诗人表现出自己在晚年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他感到孤独无伴,缺乏知音。他用“笑疏斋”来比喻自己,暗示自己的孤独寂寞。 接着,诗人赞美了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并认为他们是世间少有的形容和书写天外绝妙景象的高手。这个观点展示了诗人对别人创造的美的欣赏和尊敬。 然后,诗人回忆了曾经的欢乐时光,但现在他感到悲哀和疏离。他使用“阳春寡和”来描述自己的孤独和不合群。此外,他还提到了自己从武昌带来的美食,强调他过去的奢华和贵族身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和担忧,但他仍然希望能够享受生活,并尽可能地追求华胥(指仙境)。整首诗情感细腻,描写了老年人的内心世界,以及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绿头鸭 又寄疏斋诗意赏析

这首诗取名为《笑疏斋》。它主要描写了老年人的心态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压抑和追求卓越…展开
这首诗取名为《笑疏斋》。它主要描写了老年人的心态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压抑和追求卓越之心。 首先,诗人表现出自己在晚年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他感到孤独无伴,缺乏知音。他用“笑疏斋”来比喻自己,暗示自己的孤独寂寞。 接着,诗人赞美了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并认为他们是世间少有的形容和书写天外绝妙景象的高手。这个观点展示了诗人对别人创造的美的欣赏和尊敬。 然后,诗人回忆了曾经的欢乐时光,但现在他感到悲哀和疏离。他使用“阳春寡和”来描述自己的孤独和不合群。此外,他还提到了自己从武昌带来的美食,强调他过去的奢华和贵族身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和担忧,但他仍然希望能够享受生活,并尽可能地追求华胥(指仙境)。整首诗情感细腻,描写了老年人的内心世界,以及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折叠

作者介绍

姚燧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406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