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见之消百忧
出自元朝刘崧的《双桂歌为杨彦初作》- 杨郎庭前双桂树,我一见之消百忧。亭亭车盖立清昼,瑟瑟雾雨含清秋。
东偏一株极偃蹇,苔藓半面青相樛。西偏一株亦惨淡,云中倒挂珊瑚钩。
青蛟晓蜕腥雨湿,黑蜧夜斗苍烟愁。开轩宴我坐其下,上有鸣鸟声和柔。
沈阴满地不见日,石池之冰光浏浏。清霄叶落玄鹤舞,八月花发山翁留。
我惭学仙苦不早,安得御子昆崙丘。便当吹笛明月底,坐看玉宇寒飕飕。
人间双桂有如此,气节岂肯卑微休。呜呼气节岂肯卑微休,小山之隐兮毋相求。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杨郎庭前的双桂树,作者一见到它们就感到心情舒畅、消除了百忧。其中东边的桂树生长得矮小,阴湿的苔藓覆盖了它的树干;而西边的桂树则更为惨淡,仿佛在云中倒挂着珊瑚钩。不过,无论在何时,这些桂树都令人心旷神怡。 诗中还描写了一些自然景物,如清晨的雾雨和夜晚的苍烟。作者表达了对于这些景象的感叹和愁思。不过,当他坐在桂树下欣赏自然风光时,他感到非常愉悦,同时上空传来鸟鸣声和轻柔的风声。 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对气节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向往,希望能像那些双桂树一样,在人间立足并发挥自己的价值。他表示,只要保持气节不屈不挠的品质,哪怕生活在小山之隐也会感到满足和欣慰。
- 背诵
-
双桂歌为杨彦初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杨郎庭前的双桂树,作者一见到它们就感到心情舒畅、消除了百忧。其中东边的桂树生长得矮小,阴湿的苔藓覆盖了它的树…展开这首诗描述了杨郎庭前的双桂树,作者一见到它们就感到心情舒畅、消除了百忧。其中东边的桂树生长得矮小,阴湿的苔藓覆盖了它的树干;而西边的桂树则更为惨淡,仿佛在云中倒挂着珊瑚钩。不过,无论在何时,这些桂树都令人心旷神怡。 诗中还描写了一些自然景物,如清晨的雾雨和夜晚的苍烟。作者表达了对于这些景象的感叹和愁思。不过,当他坐在桂树下欣赏自然风光时,他感到非常愉悦,同时上空传来鸟鸣声和轻柔的风声。 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对气节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向往,希望能像那些双桂树一样,在人间立足并发挥自己的价值。他表示,只要保持气节不屈不挠的品质,哪怕生活在小山之隐也会感到满足和欣慰。折叠 -
刘崧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2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