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翘泥潦半踪稀
出自唐朝薛能的《失鹤二首》- 偶背雕笼与我违,四方端伫竟忘归。谁家白日云间见,
何处沧洲雨里飞。曾啄稻粱残粒在,旧翘泥潦半踪稀。
凭人转觉多相误,尽道皤然作令威。
华表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两堪疑。应缘失路防人损,
空有归心最我知。但见空笼抛夕月,若何无树宿荒陂。
不然直道高空外,白水青山属腊师。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鸟的离别之歌。诗人背负着一个雕笼,却不知道要去向何方,只能四处徘徊、端伫,忘记了回家的路。他在问谁家看到了它飞翔的身影,在哪里可以飞过沧洲,穿过雨中飞翔。诗人曾经啄过遗留在稻粱中的残粒,但现在已经迷失在泥潦之中,不能寻找到前方的路。 诗人转觉得自己相当误入歧途,但是无论怎样,它仍然拥有皓然清高的品质。华表虽然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也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它仍然坚定地保持自己的目标,心里始终怀有回归的愿望。但是诗人最后意识到,即使它充满了归心,也无法回到那个荒芜而没有树木的陂塘上。 因此,诗人认为最好的出路就是直接飞向高空之外,回到属于它的白水青山之中,成为腊师的一份子。整首诗表达了一个关于自由与归宿的思考,鸟作为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的情感。
- 背诵
-
失鹤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鸟的离别之歌。诗人背负着一个雕笼,却不知道要去向何方,只能四处徘徊、端伫,忘记了回家的路。他在问谁家看到…展开这首诗是一首关于鸟的离别之歌。诗人背负着一个雕笼,却不知道要去向何方,只能四处徘徊、端伫,忘记了回家的路。他在问谁家看到了它飞翔的身影,在哪里可以飞过沧洲,穿过雨中飞翔。诗人曾经啄过遗留在稻粱中的残粒,但现在已经迷失在泥潦之中,不能寻找到前方的路。 诗人转觉得自己相当误入歧途,但是无论怎样,它仍然拥有皓然清高的品质。华表虽然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也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它仍然坚定地保持自己的目标,心里始终怀有回归的愿望。但是诗人最后意识到,即使它充满了归心,也无法回到那个荒芜而没有树木的陂塘上。 因此,诗人认为最好的出路就是直接飞向高空之外,回到属于它的白水青山之中,成为腊师的一份子。整首诗表达了一个关于自由与归宿的思考,鸟作为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的情感。折叠 -
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 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 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8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