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归来

出自元朝杨维桢的《孔巢父
孔巢父,竹溪流。
竹溪之水可饮牛,胡为去干肉食谋?孔巢父,盍归来?河
北虎幸毙,河中虎方威。
孔巢父,不归去。
十年东海迷烟雾,钓竿空负珊瑚树。
孔巢父拼音解读
kǒng cháo
zhú liú
zhú zhī shuǐ yǐn niú
wéi gàn ròu shí móu
kǒng cháo
guī lái
běi xìng
zhōng fāng wēi
kǒng cháo
guī
shí nián dōng hǎi yān
diào gān 竿 kōng shān sh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中的一部分。这首诗借孔子的名字来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诗中“孔巢父”指孔子,他曾到过竹溪流,在那里看到了清澈甘甜的水源,但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去谋求荤食呢?这是在批判当时社会上很多人胡乱攫取权利和财富,而不顾及大众利益的行为。 接着,诗中提到了“河北虎幸毙,河中虎方威”,这里也是在用虎比喻当时的政治局势。当时,河北地区的安定由于当时的宰相李林甫的作为而得以维持,而此时却传来了河北虎已经死亡的消息;同时,另外一个危险的局面正在形成,河中虎即将崛起。这里表达出了对于政治风险和动荡局势的担忧与不安。 最后两句“孔巢父,不归去。十年东海迷烟雾,钓竿空负珊瑚树。”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孔子思想的追求和向往。虽然东海迷雾,孔子的思想有时也会被掩盖,但是作者仍然要坚定地追寻他的思想,并把它传承下去。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孔巢父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中的一部分。这首诗借孔子的名字来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诗中“孔…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中的一部分。这首诗借孔子的名字来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诗中“孔巢父”指孔子,他曾到过竹溪流,在那里看到了清澈甘甜的水源,但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去谋求荤食呢?这是在批判当时社会上很多人胡乱攫取权利和财富,而不顾及大众利益的行为。 接着,诗中提到了“河北虎幸毙,河中虎方威”,这里也是在用虎比喻当时的政治局势。当时,河北地区的安定由于当时的宰相李林甫的作为而得以维持,而此时却传来了河北虎已经死亡的消息;同时,另外一个危险的局面正在形成,河中虎即将崛起。这里表达出了对于政治风险和动荡局势的担忧与不安。 最后两句“孔巢父,不归去。十年东海迷烟雾,钓竿空负珊瑚树。”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孔子思想的追求和向往。虽然东海迷雾,孔子的思想有时也会被掩盖,但是作者仍然要坚定地追寻他的思想,并把它传承下去。折叠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9859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